一、哪些人可以成為繼承人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遺產分配給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多人,可見,嚴格意義上的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員。 法定繼承中的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繼承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繼承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二、繼承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有以下權利及義務:
1、繼承人有接受繼承和放棄繼承的權利。繼承人是否接受繼承,是法律賦予的權利。
2、繼承人有取得遺產的權利。沒有放棄繼承的繼承人自繼承開始便可以取得已死亡的被繼承人的財產。
3、繼承人有請求分割遺產的權利。遺產被幾個繼承人同時繼承,如經其中某一繼承人的請求,那么可以將遺產予以分割。當然,分割遺產不得侵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
4、繼承人有管理遺產的權利和義務。尤其是哪些實際占有遺產的繼承人,在遺產分割以前應認真管理遺產。
5、執行遺囑的權利義務。
6、償還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債務以他的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另外,附義務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遺贈人無不正當理由不履行,經受益人或其他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義務那部分遺產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人的意愿履行義務,接受遺產。
通常在法定繼承當中才會涉及到一個遺產繼承權的問題,自然享有了這樣的權利之后,那么在被繼承人沒有留下合法有效遺囑的情況下,那自己才有機會獲得其部分遺產。當然,作為繼承人自身除了可以享有一定權利之外,其實也是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上文中就這方面作出了介紹,各位可以適當了解一下。
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喪失法定繼承權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繼承權喪失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部分駁回能下證書嗎
2021-01-09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0-12-10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非法侵入住宅罪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06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破產后債權人拿不到錢怎么辦
2021-03-09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