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分割財產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老年人尚在世的時候,其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下,其對于其個人財產享有排他性的處置權,任何子女無權干涉。
2、老年人在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情形下,有權將自己的財產贈與給任何人,包括贈與給法定繼承權人之外的陌生人。也可以捐贈給國家。子女無權干涉。
3、老年人尚在世,任何子女無權瓜分其財產,否則將承擔相應的侵占他人合法財產的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4、老年人尚在世,即便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其合法的財產權亦受法律保護。任何子女或其他人無權瓜分、侵占其財產。其法定監護權人,僅有權對老年人的財產進行監護,不得隨意處置其財產,除非是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
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如果侵害老年人權益,給老年人財產造成損害,應當承擔責任。
在老年人的監護人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下,具備監護資格的其他監護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該監護權人的監護資格。并將監護權變更與愿意承擔監護資格的監護人名下。
5、老年人尚在世的時候,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依法立下遺囑,指定其遺產繼承人。只要意思表達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等符合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民事法律行為的情形下,該遺囑則合法有效。任何其他法定順序繼承權人無權干涉。
老年人的指定繼承人可以是法定繼承權之外的人。
老年人的其他法定第一順序繼承權人,其中包括對老年人負有扶養義務的配偶,贍養義務的子女,不得因老年人將遺產指定他人繼承,而拒絕履行對其的扶養和贍養義務。
6、作為老年人贍養義務人的子女,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對老年人不履行贍養義務。
7、老年人的贍養義務人,應當履行對其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的法定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8、老年人生前未理由合法有效遺囑,在其去世后,其遺產進入法定繼承程序,先行清償其生前所負的債務、稅費等費用后,由其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被繼承人的配偶、被繼承人的父母、被繼承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具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予以法定程序分割。
9、分割原則,適當照顧喪失勞動能力或缺乏經濟來源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生前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可以適當多分遺產。有扶養條件和扶養能力而不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少分或不分遺產。
喪偶的兒媳或女婿,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有權以法定第一順序繼承權人的身份,參與遺產分割。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21條、22條、28條、34條、36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14條、19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1127條、1141條、1124條、1125條
二、《民法典繼承編》的遺產分配法律規定
法定繼承順序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很多家庭在老人去世之后,兄弟姐妹為了財產爭奪而發生很大的矛盾,實際上,老人在去世之后的繼承房產或者其他財產問題上是存在法律明確規定的,說進城打工中提到了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并不因為是女兒沒有繼承權。
2020遺產分割協議書范本
該怎么進行房屋遺產分割?
遺產繼承的順序及分配比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協議
2020-11-30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8被鄰居家的寵物狗咬傷要求對方賠償多少合適
2020-11-25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