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繼承時,首先就是要確認遺囑效力。遺囑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效,例如遺囑人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遺囑內容不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遺囑違反法律強制性撫養義務,這些原因可能導致遺囑整體無效,也可能導致遺囑部分無效,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那么具體來說遺囑整體無效的情形有哪些?另一方面,遺囑部分無效的情形有哪些?本文就上述問題介紹如下,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遺囑的效力問題。
一、遺囑整體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1、遺囑人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
《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遺囑無效?!?/p>
最高法《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因此,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如果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就是無效的。
2、遺囑內容不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立遺囑人所立的遺囑是在受脅迫、受欺騙或神志不清的情況下進行的;偽造的遺囑;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篡改也有可能導致部分無效,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間沖突造成遺囑無效。
遺贈撫養協議因是雙務的合同,其法律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再次是繼承。對同一財產有不同的方式的,以效力最高的遺贈撫養協議為準。如果,遺囑與遺贈扶養協議、遺贈相沖突,沖突部分的遺囑內容無效。
4、遺產中的消極財產大于或等于積極財產,即債務清償后無剩余財產,導致遺囑無效。
二、遺囑部分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1、遺囑違反法律強制性撫養義務而導致部分無效。
(1)遺囑中未留特留份而導致遺囑部分無效?!独^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剝奪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份額,一是造成其生存危機,二是將增加社會負擔。這是法定的強制性規定,如果遺囑沒有保留特留份,在遺產處理時,應首先留下必要的遺產,剩余的部分再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
(2)遺囑沒有給胎兒保留繼承份額,導致遺囑部分無效。《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最高法《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5條規定,“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沒有保留的,應當從繼承人繼承遺產中扣回” 被繼承人死亡后,撫養子女的義務隨之消失,但對于胎兒出生后是活體的而言,其需要撫養教育費用,遺囑不得侵害其生存的權利。因此,遺囑如果不給胎兒保留相應的份額,將導致遺囑部分無效,應從遺產中撥出一部分作為胎兒的繼承份額。
2、基于財產處分上的原因而遺囑整體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1)立遺囑人生前已處分了遺囑涉及的財產,導致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遺囑是于被繼承人死亡時才產生法律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所以立遺囑人可在遺囑生效前,即生前處分其作為遺產的財產。一旦遺囑人生前處分了遺囑中所涉及的財產,就等于遺囑人變更了原來遺囑中相應的內容,導致遺囑部分或全部無效。
(2)遺囑處分的他人的財產導致遺囑無效。 遺囑只能處分立遺囑人個人財產,而不能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家庭成員的共同財產、屬于國家、集體所有的財產或其他人所有的財產。涉及處分他人財產的,遺囑部分無效,但不影響遺囑其他部分的效力。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我們對“遺囑整體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以及“遺囑部分無效的情形有哪些”有了進一步認識。為了防止訂立遺囑的時候出現遺囑整體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情形,最好請專業的遺產繼承律師幫忙,制定合法有效的遺囑,從而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安排遺產,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2020年辦理遺囑公證需要哪些手續
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那個優先?
遺囑公證有效期是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