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繼承后需要繳納契稅嗎?這個需要根據繼承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是法定繼承人則不用繳納契稅,若是非法定繼承人則需要在辦理房產過戶時繳納一定數額的契稅。下面是律霸網的小編為您提供的與房屋繼承繳納契稅有關的信息,希望能夠為您提供幫助。
一、房屋繼承后是否需要繳納契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繼承土地、房屋權屬有關契稅問題的批復》的規定,一、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征契稅。
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權屬,屬于贈與行為,應按規定繳納契稅。
相關知識:
二、法定繼承概念
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相對于遺囑繼承而言的。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參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而法定繼承并不直接體現被繼承人的意志,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繼承人的意思將其遺產由其親近親屬繼承。
三、法定繼承順序
適用法定繼承時,依照下列規則分配遺產:①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1127條)。②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民法典》第1130條)。
1、第一繼承人
配偶
合法婚姻關系中配偶雙方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所以,同居關系的雙方、婚姻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的雙方互不享有繼承權。
須注意:①配偶一方在離婚訴訟中死亡的,另一方仍為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②被宣告死亡人(若于判決宣告時并未自然死亡)于判決宣告之后才自然死亡的,若死亡宣告的判決尚未撤銷,其原配偶即使尚未再婚,也不享有繼承權。
父母
父母包括被繼承人的生父母、養父母和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須注意:生父母對被他人收養的親生子女不享有繼承權。
子女
包括被繼承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須注意:①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②養子女不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養子女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可以作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適當分得生父母的遺產。(根據《民法典》第1150條規定,收養須辦理收養登記,未辦理登記的,收養無效。)
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無論其是否再婚,均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名為養孫子女的養子女
名義上為養孫子女,實際上屬于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該“養孫子女”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代位繼承人
代位繼承人代自己的父母參與繼承,當然是第一順序的繼承人。
胎兒
胎兒的父親死亡,給胎兒保留應繼份額的時候,胎兒的地位相當于第一順序的繼承人。不過,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胎兒的應繼份由其父親的繼承人繼承。
2、第二繼承人
兄弟姐妹
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亦屬“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只有彼此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才能互為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祖父母、外祖父母
被繼承人死亡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可作為第二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
須注意,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時:①孫子女、外孫子女不屬于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由其父母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②其父母先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的,孫子女、外孫子女也不是“第二順序繼承人”,而是以“代位繼承人”的身份參與繼承,其在法律上的地位相當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由此可見,一般按照法定繼承的房屋辦理過戶手續時是不需要繳納契稅的。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提供的全部信息,如果您對以上內容還存在著一些疑問,或者需要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內容,可以到律霸網找在線律師進行咨詢,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您提供解決方案,謝謝閱讀!
辦理房產繼承公證的程序,如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
辦理房產繼承公證的相關問題,注意事項
房產繼承公證需要什么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