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崗位變更勞動合同需要解除嗎?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形勢,作出組織結構的調整,屬于法律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根據勞動者個人的情況,如果出現勞動者所在公司迫于市場規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在這種情勢變更下,公司可與勞動者協商工作崗位的調整,即對勞動合同的約定進行變更。公司在與勞動者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時,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但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的義務。
如果勞動者不同意公司調崗安排,就意味著勞動者與公司不能就勞動合同的變更達成一致。這時,公司有權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與你解除勞動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應根據你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給予你本人一個月的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
二、崗位變更時能否調薪?
如果單位可以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是否意味著用人單位也可以同時調整其勞動報酬?從《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來看,勞動報酬也是勞動合同的必備內容,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勞資雙方如果變更勞動報酬也需雙方協商一致。既然在具備“充分合理性”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的工作崗位進行調整,那么用人單位單方面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是否意味著也可以對勞動報酬進行單方調整呢?
工作崗位調整后,如果勞動者不同意調整勞動報酬,應如何處理?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以付出勞動換取相應對價(即薪酬待遇)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同的工作崗位往往對應不同的薪酬待遇。工作崗位與勞動報酬就像是一輛車的兩個車輪,從來都是結伴而行的。可以說,用人單位單方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調控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否則,對用人單位而言,工作崗位的調整就失去了現實意義。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務工作關系,是基于實際的合同要素來處理的,特別是涉及到勞務合同的變更和處理,必須由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才可以更改,否則就構成了一方違約的情況,造成了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并支付違約金。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