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目前中國法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是否適用我國的勞動合同法,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勞動合同適用勞動者工作地法律;難以確定勞動者工作地的,適用用人單位主營業地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也明確,
涉及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排除適用中國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適用該法。
故根據我國現有法律規定,持有就業證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與境內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即為中國境內的勞動者,應當完全適用勞動合同法。
二、《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 2 條規定了該法的適用范圍: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以下 4 種類型:
(1)中國境內的企業;
(2)個體經濟組織;
(3)民辦非企業單位;
(4)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
。而《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僅包括 3 種類型:
1、中國境內的企業;
2、個體經濟組織;
3、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
可見,在用人單位的適用范圍上,《勞動合同法》比《勞動法》多了一個“民辦非企業單位”,顯然又比《勞動法》前進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國家機關還是事業單位,不管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還是以非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只要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就應當簽定勞動合同。而只要簽定勞動合同,都要依照《勞動合同法》執行。
原則上來說,我國的《勞動合同法》自然主要適用的還是我國公民,當然對于外國人、無國籍人,如果持有我國的就業證,在我國境內工作,并且也與我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那么就視為中國境內的勞動者,也久應當完全適用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最新《勞動合同法》增改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