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婚案是否涉及個人隱私?
重婚案本身屬于刑事犯罪,對于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可以要求保密處理,另外,在對重婚行為進行取證時,不可以偷窺他人私生活,滿足自己的利益,構成侵害隱私權。《民法通則》沒有規定隱私權,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的貫徹執行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侵害隱私造成名譽權損害的,以侵害名譽權處理,因此對隱私權采用了間接保護方式。這種保護方式無法全面保護隱私權。被告的行為僅僅是偷窺,并沒有將偷窺的隱私予以公開宣揚,因此沒有侵害受害人的名譽權,無法依據間接保護方式進行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的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規定對隱私改用直接保護方式進行保護,不再適用保護名譽權的間接方式。因此,偷窺他人私生活的行為,盡管沒有構成對名譽權的損害,但是類似偷窺他人私生活、刺探他人私人信息等行為,都構成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可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重婚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與配偶登記結婚后,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
2.與配偶登記結婚的,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時以夫妻名義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后又與他人登記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后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登記結婚或以夫妻名義同居而重婚。由此可知,重婚在一定程度上和事實婚姻掛上了鉤。
重婚行為的認定是基于實際的證據來進行定罪處理的,但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應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如果當事人利用不法手段來對他人進行調查,或者涉及到跟蹤偷竊他人相關證據的,也構成了侵犯隱私權的情況。
重婚罪男女各判幾年
如果第三者懷孕重婚罪嗎
犯重婚罪的被告不出庭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虛假出資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2021-01-07小貸公司減資條件是什么
2021-01-08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