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婚案是否涉及個人隱私?
重婚案本身屬于刑事犯罪,對于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可以要求保密處理,另外,在對重婚行為進行取證時,不可以偷窺他人私生活,滿足自己的利益,構成侵害隱私權。《民法通則》沒有規定隱私權,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的貫徹執行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侵害隱私造成名譽權損害的,以侵害名譽權處理,因此對隱私權采用了間接保護方式。這種保護方式無法全面保護隱私權。被告的行為僅僅是偷窺,并沒有將偷窺的隱私予以公開宣揚,因此沒有侵害受害人的名譽權,無法依據間接保護方式進行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的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規定對隱私改用直接保護方式進行保護,不再適用保護名譽權的間接方式。因此,偷窺他人私生活的行為,盡管沒有構成對名譽權的損害,但是類似偷窺他人私生活、刺探他人私人信息等行為,都構成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可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重婚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與配偶登記結婚后,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
2.與配偶登記結婚的,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時以夫妻名義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后又與他人登記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后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登記結婚或以夫妻名義同居而重婚。由此可知,重婚在一定程度上和事實婚姻掛上了鉤。
重婚行為的認定是基于實際的證據來進行定罪處理的,但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應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如果當事人利用不法手段來對他人進行調查,或者涉及到跟蹤偷竊他人相關證據的,也構成了侵犯隱私權的情況。
重婚罪男女各判幾年
如果第三者懷孕重婚罪嗎
犯重婚罪的被告不出庭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