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糾紛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糾紛情況,常見的有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保、不按時發工資、無正當理由被解雇等情況。那么,勞動者在發生相應情況下該采取什么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呢,尤其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怎么救濟呢?律霸小編在下文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詳細說明,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怎么救濟
由于用人單位違法在先,當事人書面提出離職后可以立即走人,并要求單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資、押金、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最多11個月)、經濟補償金、加班工資等;若用人單位不予以支付前述賠償金,當事人可以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而自離職開始計算算,勞動仲裁時效為一年。
提出仲裁申請時需提交勞動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工商注冊信息等資料,立案后,當事人需提交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在前述基礎上,等待仲裁委員會開庭審理并領取裁決書,按照裁決書執行救濟。
二、勞動糾紛救濟的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知道,國家在立法時充分考慮了勞動者可能遇到的勞動糾紛情形,并針對相應情形作出了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若違反相應條例,當時可依據相應條例采取救濟措施,那么根據相關規定,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怎么救濟這個問題也清晰明了,如果當事人在操作上有困難,也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協助救濟。
企業強制性解除勞動合同的救濟
預期違約的救濟有哪些
企業債務危機的法律救濟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