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現一定法律事實的時候可能導致勞動合同法律效力消滅,而這就是勞動合同終止。此時涉及到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補償金的情況,那么這個勞動合同終止補償金是多少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1、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3、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4、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勞動合同終止情況下支付的補償金其實也就是經濟補償金,此時需要根據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來進行計算。法律規定,工作滿1年的,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我們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耐心為您解答法律問題。
勞動合同效力終止的情況有哪些
勞動合同終止是否支付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
2020-11-25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