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電子簽名行為,確立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2004年8月28日,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并于2005年的4月1日起正式施行。通過確立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明確了電子簽名規則,消除了電子票據發展的法律障礙,維護了電子票據各方的合法權益,保障了電子交易的安全,為電子票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法律環境。
《電子簽名法中》第二條給電子簽名下了定義,即為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通俗地說,就是能夠在電子文件中識別交易人身份、保證交易安全、起到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同等作用的電子技術手段。另外第十四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電子簽名和簽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在現行的《票據法》中找到可以與《電子簽名法》相銜接的地方,而相應的銜接對于構建我國電子票據的法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現行《票據法》第四條規定:“票據出票人制作票據,應當按照法定條件在票據上簽章,并按照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持票人行使權利,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據上簽章,并出示票據。其他票據債務人在票據上簽章的,按照票據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第七條規定:“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在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
由此可見,我國現行的《票據法》并不承認經過電子簽名認證的非紙質的電子票據的支付和結算方式。由于票據的快速流通性和嚴格要式性,我國現行的《票據法》將簽名這一形式要件嚴格限定在親筆簽名或簽章的形式范圍內,尚未明確規定其他的形式是否可以產生法律效力。
然而在電子票據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電子票據的簽發和流動,以及相應資金的劃撥、結算都是在網上虛擬的實現,采用的是無紙化的電子交易方式,電子交易的簽章只有通過電子簽名的形式來實現。在此期間并不涉及到任何行為主體的簽字或蓋章。電子簽名是否真正產生法律效力,這點在《電子簽名法》和《票據法》中卻給出了不同的結果。因此及早統一《電子簽名法》和《票據法》中的條款,在《票據法》中明確電子簽名的法律地位、保證電子簽名的合法有效,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2擬征地告知書是法定程序嗎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