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證據作為一種新型證據具有無形性、復合性和易破壞性等與傳統證據類型不同的特點。將電子證據簡單地歸入視聽資料或書證均會限制其證據效力的發揮,進而影響到案件事實的認定;應當將電子證據作為獨立的證據種類并規定符合其自身特點的認證規則。
關鍵詞:電子證據;視聽資料;書證;認定標準
中圖分類號:DF71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2-0131-02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信息載體的存儲、傳遞、統計、發布等環節日漸實現無紙化。但是,這種信息載體的革命性變革也引發了諸多法律問題,司法實踐中涉及電子證據的案件層出不窮。從最早的**公司訴王-洪及二媒體網上名譽侵權糾紛案開始,理論界對電子證據的法律地位及其認定標準一直處在爭論之中。
電子證據,又稱為計算機證據,是指隨著計算機及互聯網絡的發展在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因電子數據交換等產生的以其記錄的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電磁記錄物。包括:電子郵件(E-marl)、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資金劃撥(EFT)、電子聊天記錄(E-chat)、電子公告牌記錄(BBs)和電子簽章(E-signature)等樣式的各種證據。電子證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中均沒有異議。而對于電子證據如何歸類,屬于視聽資料還是屬于書證,或者應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在立法上以及審判實踐中均有矛盾。電子證據的法律定位不同,將直接造成對其認定標準的不同。
一、目前國內立法及實務界對電子證據的法律歸類
我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第63條規定:“證據有下列幾種:(1)書證;(2)物證;(3)視聽材料;(4)證人證言;(5)當事人的陳述;(6)鑒定結論;(7)勘驗筆錄。”并無電子證據這一證據分類。民事訴訟法制訂于1991年,當時的中國法律界幾乎沒有計算機電子證據的概念。
合同法(1999年)第11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可見,合同法是把數據電文作為合同的書面形式,也就是書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作為民事證據的權威司法解釋,其第22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顯然,這里是把計算機數據歸為視聽資料。
從上述法律規定看,均沒有將電子證據作為獨立的證據種類。合同法將電子證據列為書證,民事證據規則把電子證據歸入視聽資料,可以看出立法司法界對電子證據的歸類存在矛盾。證據類別上定位的模糊,直接后果是法官審查和判斷證據上認證規則的不統一。因為不同種類的證據在取證程序和認證標準上是不同的。《民事訴訟法》第69條: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并結合本案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0條: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三)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從上述法律規定看,視聽資料沒有其他證據佐證是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而書證則完全可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