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玩家為提高游戲等級和個人經驗值往往日夜奮戰,甚至不惜花重金購買與游戲經驗值密切關聯的“虛擬貨幣”,于是就有人對“虛擬貨幣”動起了歪腦筋。日前,湖南省東安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網絡盜竊案件,依法判處被告人蔡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網在線”是營利性網站,主要面向全國各地的網吧銷售游戲點卡,被告人蔡某系該網站的平臺管理員和實際經營者。2013年12月,他與東安縣白牙市鎮某網吧業主梁某通過QQ聊天,達成游戲點卡買賣意向。雙方約定,由蔡某向梁某出售游戲點卡,具體交易過程為梁某通過銀行匯款給蔡某,蔡某收款后將對應的虛擬貨幣撥付到梁某的平臺賬戶內,梁某再根據賬號上虛擬貨幣的數額從該網站平臺提取相應游戲卡點出售給玩家。兌換比例為每1000元人民幣兌換1070元電子虛擬貨幣,每5000元人民幣兌換5400元虛擬貨幣,2014年1月4日后,兌換比例變動為每5000元人民幣兌換5350元虛擬貨幣。
從2013年12月27日至2014年9月6日,梁某累計向蔡某匯款140次,總計人民幣86.6萬元,蔡某按照約定價格共向梁某撥付虛擬貨幣927151.66元。交易過程中,被告人蔡某發現梁某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便覺得有機可乘,遂產生盜竊之念。2014年2月21日至2014年9月6日期間,蔡某先后99次使用其管理員賬戶登錄“×××網在線”網站后臺,從梁某的賬號上劃走每筆330元到760元不等的虛擬貨幣,累計總額為53563元,按照兌換比例,價值人民幣50143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盜取網絡虛擬貨幣或虛擬財產雖然在形式上不同于竊取傳統意義上的公私財產,因虛擬貨幣或財產是無形的,但在特殊的網絡游戲環境中,其真實地存在并具備傳統財產的價值性、流通性特征,具有財產的基本屬性,也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可以視為是現實貨幣的特殊轉換形式,其內在本質完全符合刑法所保護的“公私財物”,也應當認定為是刑法意義上的“財物”,理應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被告人蔡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虛擬貨幣價值人民幣5萬余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案發后,被告人能主動投案自首,又能全部退賠贓款,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法院依法作出以上判決。(記者禹*民通訊員楊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繼承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2021-01-10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