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廣泛存在著各種債權債務關系,而勞動關系是最為常見的一類債權債務關系,由于不少勞動者不知道勞動關系建立是從何時開始的,故而不了解企業單位的工資發放是否符合標準,這對于自己權益的維護是不利的,你是否知道,勞動關系建立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一、勞動關系從什么時候建立
用工之日起確立勞動關系。
二、《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勞動關系的科學解釋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 義務關系。
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勞動法律法規 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而不是勞動合同簽署時確立的。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職員已經就職兩三個月也并未與用人單位簽署勞動合同的情形,此時雙方存在的是事實勞動關系,且用人單位需要自與職員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支付雙倍的經濟賠償金。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拆遷補償到底該不該
2021-01-07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