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訴訟中夫妻共同債務的判斷標準是怎么樣的
在訴訟中,經常出現一方當事人持已生效的債務糾紛民事判決書或調解書,主張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而另一方當事人則主張該債務系偽造或舉債一方的個人債務。此類債務的性質的認定,在實踐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夫妻實行分別財產制的除外。因此,排除這兩種除外情形,可以根據一方當事人提交的債務糾紛生效法律文書,直接推定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另一種意見認為,簡單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會導致一些當事人惡意偽造債務。故舉債一方應當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夫妻有共同舉債的合意,否則只將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認定為一方的個人債務。
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是針對債權人提起的以夫妻一方或雙方為被告的債務訴訟,而在離婚訴訟中確定債務性質應從《婚姻法》的立法本意來分析,考慮兩個判斷標準:一是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如果夫妻舉債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不論該債務所帶來的利益是否為夫妻共享,該債務均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二是該債務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婚姻法》第41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雙方合意或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舉債應由夫妻共同償還,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及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體現,與離婚訴訟的特點一脈相承,即解決婚姻內部權利義務的分擔問題。從舉證能力方面來看,離婚訴訟當事人為夫妻雙方,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家庭收入支出情況一般應當是知悉的,對是否存在舉債合意、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在舉證能力上是同等的。因此,在離婚訴訟中,一方主張其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應當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夫妻有共同舉債的合意。即便一方持已生效的債務糾紛法律文書作為證據,也不能機械地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在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同時,也要防止夫妻一方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偽造夫妻共同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十級傷殘能賠償金
2021-01-04增資擴股是不是收購
2020-11-10乙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辦
2020-12-09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