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2013年4月,小靜(化名)與小濤(化名)登記結婚,不久,小靜父親從銀行取出10萬元交給女兒,稱這是自己給女兒的陪嫁,讓小兩口拿該錢買車。然而,小靜執意不要,在買車當天,小靜為其父就10萬元購車款出具了欠條,當時丈夫小濤并不在場,對妻子給岳父打欠條的行為毫不知情,后汽車登記在小濤名下。半年后,小濤以與妻子感情不和為由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在該起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小靜父親將女兒和女婿一同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償還自己10萬元購車款。
【焦點分歧】
給女兒結婚準備的嫁妝款,在女兒離婚訴訟期間能否要回?針對原告與兩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原告與兩被告是民間借貸關系。登記結婚后不久,原告將10萬元交付給女兒,且女兒為父親出具欠條一份,該筆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兩被告共同償還。
第二種觀點認為,原告與兩被告之間是贈與關系。原告明確表示其出資購買的轎車系為兩被告結婚準備的陪嫁,從實質上講,轎車應認定為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
【法律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民間借貸關系是公民之間、公民與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借貸關系。借貸關系的成立除了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借貸的合意外,還要有出借人實際交付借款的行為。本案中,原告取出10萬元,是為其女結婚購買轎車準備的嫁妝款。雖女兒為父親出具欠條,但該欠條出具時被告小濤并不在場,該欠條并非建立在借貸關系的基礎上,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借貸合意。因此,原、被告之間沒有形成民間借貸關系。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轎車購買于兩被告辦理結婚登記之后,且原告明確表示轎車作為女兒結婚的陪嫁,并將車輛登記于女婿名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由此可見,該轎車是原告對夫妻雙方的贈與,系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原告與兩被告之間是贈與關系。
綜上所訴,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原告要求兩被告返還購車款10萬元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協議書范本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6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