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某懷疑其妻周某有外遇,于2003年6月30日凌晨2時許,在上海市天潼路某號的窗戶外,見周正在窗下的床上睡覺,用事先準備的一只塑料瓶內的汽油倒入牛奶盒,先用打火機點燃衛生紙,并將裝有汽油的牛奶盒和點燃的衛生紙扔向周某,而后逃離現場。經鑒定,周某因燒傷致面容毀損,構成重傷。訴訟中,其妻作為原告人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該案是一起家庭暴力引發的刑事案件。對被告人翁某判處刑罰沒有爭議,但對發生在家庭中的故意傷害案件,進入刑事訴訟程序,作為被害人的一方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院是否應當立案受理(本文僅討論輕、重傷案件,致人死亡案件不在此列),實踐中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由家庭暴力引發的賠償可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并處理。理由為:
其一,對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法律并未規定以被害人和被告人身份的不同作為是否成立的條件。《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9月8日頒布的《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刑訴法解釋”)第84條又將被害人的主體給予擴大,其中,含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并包括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時,該解釋第88條規定了附帶民事訴訟起訴條件,其中規定,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需符合法定條件。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法律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并未以被害人和被告人身份的不同作為是否成立的條件。所以,發生在家庭內部的暴力案件進入刑事訴訟程序,作為夫妻一方的被害人在遭受人身侵害后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其二,被害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法院對被害人的訴權應給予保護,若調解不成,依法判決,但審判和執行可分離。由于被害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故其訴權應當給予保護。考慮到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特殊關系,法院一般可主持先行調解,若調解不成的,依法予以判決。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判決以后如何執行,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沒有專門的規定,但該解釋第10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所以,前述條款完全可借以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處理。同時,按照人民法院審執分離原則,審判與執行應當分離。人民法院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審判后,該民事判決應該由一審人民法院相關職能部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具體而言,即使作為夫妻一方的被告人被判處刑罰,但其與被害人婚姻關系仍然存在,仍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在財產沒有分割前,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34條相應款項的規定,中止執行。如果婚姻關系依法被解除并財產已作分割,則可以依法進入執行程序。
另一種觀點認為,對家庭暴力引發的賠償,應當排除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外,不應受理。
其一,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財產混同,失卻依法賠償基礎,若單獨提起損害賠償,法院依法不予受理。《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同時,該法第46條又規定了在四種情形下,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其中,第三種情形是“實施家庭暴力的”。該條款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后新增加的規定,其前提必須為“導致離婚的”。發生在夫妻間的故意傷害案件即屬于上述規定“實施家庭暴力”的范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9條規定,承擔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為離婚訴訟當事人中無過錯方的配偶。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于當事人基于婚姻法第46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無過錯方作為原告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是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看出,離婚損害賠償是由作為離婚的主訴與損害賠償的附帶之訴,形成的合并之訴。從訴訟原理而言,主權利不行使,從權利亦無從主張。沒有離婚的事實,當然也就不發生賠償之事。發生在夫妻間的故意傷害案件進入刑事訴訟程序,作為夫妻一方的被害人一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與《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實施家庭暴力”的情形是一致的。由于其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混同,任何一方都有平等的處置權,而除非事先約定,被告人的財產則從中無法區分出來,倘若判決的話,執行財產中就有可能一部分財產是屬于被害人自有的份額。自己賠自己,賠償也就失去實際意義。況且,司法實踐中,因家庭暴力而提出損害賠償的,是否同時提出離婚訴請并不一致,有的夫妻反目,導致離婚,也有的仍維系著夫妻關系。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作了上述限定。同時,“刑訴法解釋”第10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婚姻法》是專事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單獨依據“實施家庭暴力”而提起損害賠償,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的規定,同樣可以作為阻卻進入附帶民事訴訟的依據。
其二,家庭(夫妻間)暴力提起損害賠償的,必須在提出離婚同時提起,因涉及到當事人的身份和財產利益,又因法律關系復雜,不宜作附帶民事訴訟處理。附帶民事訴訟是針對犯罪行為而遭受的物質損失提出的,刑訴法規定的由審理刑事案件的審判組織將犯罪行為引起的損害賠償一并處理,旨在方便當事人訴訟,減少訟累,同時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是一個便捷的訴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釋規定,因家庭暴力而提起損害賠償的,必須在提出離婚的同時提起。所以,首先解決自然人的身份關系是提出損害賠償的前提。即使當事人提起了離婚,而離婚訴訟又必然涉及當事人的身份關系及財產等利益,此種民事法律關系是被告人的非犯罪行為帶來的,即不是行為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直接造成的,一則家庭暴力引發的離婚損害賠償是一個復雜的共同訴訟,審理時相當繁瑣,一般難以在附帶民事訴訟中一并解決;二則離婚損害賠償也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中所確定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故不應作為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疑似犯罪可以扭送嗎
2020-12-07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