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離婚糾紛案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舉證難。人民法院審理離婚糾紛案件,準予或不準予離婚均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為裁判的重要標準。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是人的內心思維活動,各人都有一個標準,只有當事人本人最清楚,別人只能以一些表面現象去推測。
二是送達難。送達難,在我國民事訴訟中具有普遍性,離婚糾紛案件直接涉及人身關系,送達難度比其他民事糾紛的難度更大。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送達訴訟文書的方法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在當今社會人口大流動的情況下,男女雙方如一方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意,有的在外有意中人或者被外面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拋夫棄子或拋妻棄子,離家出走,另建新家,數年不歸,從未與家人聯系,或者與家人聯系,家人不說,音訊全無,下落不明等。
三是審理難。離婚糾紛案件主要涉及到男女雙方的感情是否破裂、子女的撫養、財產的分割等具體問題,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離婚糾紛案件多數已經有關部門調解,雙方均達不成一致意見,雙方的對立情緒大,矛盾糾紛易于激化,輕則以自傷、自殘或傷害對方相威脅,重則實施家庭暴力、暴力抗法,傷害對方與他人。
針對離婚糾紛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以下對策:
1、加強對離婚糾紛案件當事人的訴訟指導,強化當事人的法律觀念、法律意識。離婚糾紛當事人由于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經濟文化環境不同,其訴訟能力差異較大,人民法院應根據各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對當事人加強立案前的法律咨詢、解答工作,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知曉訴訟風險。針對當事人在離婚訴訟中舉證難的問題,人民法院應強化當事人的法律意識、證據意識,提高當事人舉證能力,了解舉證責任分配,知曉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在庭審過程中,適時指導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進行舉證、質證、辯論
2、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當事人樹立正確的婚姻觀、人生觀。針對離婚糾紛案件當事人法制觀念淡薄、法律意識不強、道德觀不強等問題,應充分發揮廣播、電話、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優勢,大力宣傳《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典型案例,引導當事人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強化道德、法律意識,正確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盡量避免因草率結婚和草率離婚而造成的傷害。倡導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尊老愛幼的文明新風氣,使婚姻當事人增強家庭、社會責任感。
3、加強同有關部門、組織的溝通和聯系,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正確處理案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后的程序
2021-03-19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旅游團強迫購物維權途徑有哪些
2021-03-11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