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不離”有沒有必要上訴
上訴較少改判。
基于離婚案件的特殊性,由于一審判決不準離婚,法院就不能也不再處理財產分割、子女撫養問題,若原告(訴求離婚方)上訴,二審法院要是判決離婚,就要對“財產和子女問題”進行“第一次”處理,而二審法院的判決又是終審判決,這就剝奪了當事人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兩部分內容的上訴權,也違背了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兩審終審制度。
因此,對一審判決不準離婚的判決,二審法院即便認為應當判決離婚,一般也會進行調解或者發回重審,但更多的還是維持不準予離婚的一審判決。
二審仍可調解
基于以上分析,作為原告如果不服一審不準離婚的判決,就需要看二審有沒有在法官主持、引導甚至施加一定壓力下調解的可能,或者更進一步說,就是要看對方是否存在“同意離婚,只是財產分割或子女撫養方面的條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的情形。如果對方其實愿意離婚,只是對財產和子女問題不能達成一致,而其要求又明顯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當事人可以考慮提出上訴。
筆者就代理過這樣的案子,一審法院判決不離婚,但雙方的爭議其實是在財產問題上,二審在法官的主持調解下,雙方最終同意和解,順利結束了婚姻關系。
相反,如果一審被告不是因為財產和子女問題的心理預期目標沒有達到,而是認定夫妻感情還有和好可能,或者出于“給孩子一個交代”、“挽救一個完整的家”,“不能讓孩子沒有爸爸或媽媽”或者“給對方一個機會”之類的情感因素,此時上訴就應該慎重。當事人可以選擇放棄上訴,轉而在六個月后再行起訴。
實踐中這樣的情況是很多的,筆者曾代理一起離婚案件就是這樣。
案件中女方雖然承認感情破裂,但稱要給孩子將來有一個交代,堅持如果男方第二次起訴她還是不同意離婚。即便法院判決離婚,也表示離婚是男方主動追求的結果。
此案中因男方沒有法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只能要求法院盡快判決,半年后再行起訴。
“中國式離婚”案件,調解總是貫穿于離婚過程的始終,在起訴到法院前后,男女雙方一般經過各方人士(親屬、好友、人民調解員、法官)的調解,自己一般也做過協商,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最能夠把握對方的真實想法,這也是判斷是否上訴的重要依據。
半年后可再起訴
對于確實名存實亡的婚姻,一方可能急于離婚,但為了少走彎路,切不可對判決不準離婚判決上訴問題表現得不理智。
因為離婚糾紛只要未判離婚,六個月后可再次起訴,在司法實踐中,一審判決不準離婚案件的上訴率是相當低的。
原因在于,二審的審理期限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二審維持原判,還要從二審判決送達之日起計算可以第二次起訴的半年時間,這樣就會使上訴行為得不償失,反倒不如耐心等待半年后再起訴,即便二審改判發回重審也是一樣。
根據筆者處理離婚案件的經驗,不管出于何種情況第一次起訴沒能離婚,一審判決后事情依舊在發生變化,在等待第二次起訴的半年內,當事人之間應當繼續保持協商。
實踐中,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轉而通過協議離婚的人也很多。
雖然第一次沒有判決離婚,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形勢其實越來越對“不同意離婚的被告”不利,因為二次起訴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多半都是會判決離婚的。
當然,從理論上講,如果二審法院覺得夫妻感情破裂,一審法院判決不準離婚是錯誤的,二審法院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而判決離婚。
這樣判決的前提是要對孩子撫養問題進行妥善安排,法院也會告知當事人就財產和子女問題另行起訴,這也不違反兩審終審制度。
對在一審僅提出判決離婚訴訟請求,沒有把財產和子女問題作為訴訟請求的個案情況,是否上訴也要考量一番。
如果決定上訴,在二審期間,要通過事實和法律、亮明自己的“真實目的在財產”和堅決離婚的態度,給對方施加壓力。引導對方當事人和解,“和解有利雙方”,利用法官組織調解等有利時機,必要時作出適當讓步,促成和解,這一切都是您的策略所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拆遷安置房有產權嗎,幾年能拿到房產證
2021-01-12攀枝花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