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存在除了能從法律上保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外,還能在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憑此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主動解除或終止與勞動者勞動關系時,需要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那么勞動者未簽合同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能領取到嗎?如果能該怎么計算呢?下面就由小編為您一一解答。
一、未簽合同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能否領取到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本法施行(該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故未簽合同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能領取到。
二、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1、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補償金中工資計算標準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問題,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第11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對于上述條款中的“工資”的范圍,按照《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予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在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這一問題上,最容易引發混淆和糾紛的地方常見于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是否包括加班加點勞動報酬的問題。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
勞動者雖然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但在用人單位用工的那天開始事實勞動關系就已經建立了,所以勞動者未簽合同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依然能領取到。為了自己在就職后的權益能有法律保障,廣大的勞動朋友們請記得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防再發生糾紛時用人單位以此推卸責任。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婚后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6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