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般緩刑和假釋的區別是什么?
(1)適用對象不同。假釋適用于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緩刑則適用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適用根據不同。適用假釋的根據是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再危害社會,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適用緩刑的根據則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
(3)適用的時間不同。假釋是在犯罪分子執行刑罰的過程中根據犯罪分子的表現,以裁定作出的;緩刑則是在判處刑罰的同時宣告的。
(4)執行的刑期不同。假釋必須先執行原判刑期的一部分,而對尚未執行完的刑期,附條件地不執行;緩刑則是對原判決的全部刑期有條件地不執行。
(5)性質不同。緩刑是一種刑罰裁量制度,假釋是刑罰執行制度。
(6)作出決定的時間不同。緩刑是判決時候作出,假釋是服刑期間作出,都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
二、緩刑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在司法實踐中,緩刑和假釋都是對犯罪分子判決后進行的一種司法手段,其法律意義顯然是不同的,并且適用的情況也需要結合實際的判決結果來進行認定,兩者都是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依據法律規定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判決的。
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何爭取緩刑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故意傷人罪緩刑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幫別人擔保貸款的后果
2021-01-04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