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事業單位加班工資有關規定是什么?
《勞動法》第二條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四十四條: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由于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福利制度一直實行國家集中統一管理的體制,基本制度和政策由國家制定。對于機關事業單位,如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于加班費有關規定執行,國家至今未出臺具體辦法。目前,除人民警察可發放加班補貼外,對其他機關事業單位都沒有出臺關于雙休日節假日加班費有關政策。
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可依照相關規定發放加班費,但應在績效工資總量范圍內,根據單位績效工資分配法進行。
二、司法解釋
根據勞部發[1994]《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3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 視為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機關事業人員的公務人員一般是不存在加班工資,法律上也只明確了對于簽訂了勞動合同,并建立了勞動關系的人員才可以適用勞動法, 并享受加班工資,具體情況下需要根據加班人員的工作身份來進行合法的認定。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單位安排加班怎么算加班工資
最新加班工資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