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處理:確認應付職工薪酬一般分為貨幣性職工薪酬和非貨幣性職工薪酬。其會計分錄如下:
1.貨幣性職工薪酬會計處理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辭退福利/股份支付等)
會計處理的基本原則:貸方確認為“應付職工薪酬”負債,借方根據職工提供勞務的受益對象記入相應的成本費用科目。
2.非貨幣性職工薪酬會計處理
借: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會計處理的基本原則:企業以其自產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發放給職工的,應當根據收益對象,按該產品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為應付職工薪酬。
工資、薪金稅前扣除
定義: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其第二款將工資、薪金定義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和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進一步明確,合理工資、薪金,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
稅務處理: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上述工資、薪金應當是實際發生的、合理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支出,允許稅前扣除。
會計與稅務處理需要協調的是拖欠工資問題,會計上已經按照成本核算原則進行了相應的工資費用歸集分配核算,而稅收上對未實際發放的工資則不得稅前扣除。
工資、薪金稅前扣除與會計處理如何協調
按照15號公告,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并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工資、薪金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可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金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舉例說明如下:
某企業2012年12月支付生產工人工資100萬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0萬元,在建工程人員工資8萬元,行政管理人員工資18萬元,工會人員工資2萬元,另支付退休人員退休費5萬元,支付職工困難補助1萬元,代墊醫藥費5000元,代扣個人所得稅2萬元,企業按照會計制度規定進行了相關賬務處理。由于資金緊張,在2013年1月發放上月工資時,生產車間人員工資尚有40萬元未發放,其他均發放完畢。會計處理如下:
1.確認應付職工薪酬的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1000000
制造費用100000
管理費用250000
在建工程8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430000。
2.發放工資
(1)提取現金
借:庫存現金1015000
貸:銀行存款1015000。
(2)實際發放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005000
貸:庫存現金1005000。
(3)代扣款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25000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10000
貸:庫存現金10000
其他應收款——代墊醫藥費5000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20000。
3.提取三項經費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185000
制造費用18500
管理費用46250
在建工程14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200200
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28600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35750。
假設三項經費均已實際發生,沒有其他調整事項,則該企業應付職工薪酬年終余額40萬元應作納稅調增處理,補繳企業所得稅10萬元(40×25%)。但是,有的稅務機關規定對上述應付而未付的職工薪酬在當年匯算清繳時不做納稅調整處理,而是按照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在實際工作中,應按照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規定執行。
結合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的規定,對拖欠職工工資按照15號公告擬采用以下處理方法:
一是發放口徑形成的暫時性差異。如上例中12月工資在次年1月發放,則不予調整,按照會計口徑確認支出。
二是有正當理由的暫時性拖欠。根據《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下列情況屬于有正當理由:(1)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2)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征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后,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對此種情況下形成的暫時性拖欠在征得主管稅務機關同意后可以不作調整,但必須在承諾的時間內發放。
三是無故拖欠。對無故拖欠職工工資則應按稅收規定予以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引用法條:
《企業會計準則第九號——職工薪酬》第一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步驟都有哪些呢
2020-12-19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