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的區別有哪些
1、商譽確認上的區別。購買法下,合并方企業要按公允價值記錄所收到的資產和承擔的負債,合并成本與取得可辨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權益結合法下,其計價基礎不變,根據其賬面價值決定凈資產的入賬價值,不存在商譽的確認問題。
2、合并費用處理上的區別。對于在合并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直接和間接費用,在購買法下,直接費用增加購買成本,間接費用計入期間費用;而在權益結合法下,不管是直接費用還是間接費用一律計入期間費用。
3、計價基礎的區別。購買法認為被并企業的持續經營受到影響,該假設已經不再適用,所以要對資產和負債進行重新估價,按其公允價值入賬;權益結合法認為被并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仍然存在,所有者沒有變化,持續經營的假設仍然適用,因此不改變計價基礎,按原始的賬面價值入賬。
4、會計信息質量上的區別。在權益結合法下,按歷史成本反映合并后企業的資產和負債,因此其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較高,并且對于企業合并前后的會計信息可比性較強,但是其較之公允價值明顯地缺乏決策相關性;在購買法下,由于使用公允價值,給人為調節利潤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其信息的可靠性較差,并且企業合并前后的信息缺乏可比性,但是其提供的信息具有較大的相關性,各個企業之間的會計信息也具有橫向可比性。
5、對財務狀況影響的區別。首先,在合并的當年,權益結合法將被并企業整個年度的損益并入實施合并企業的收益表,而購買法僅僅將合并日后被并企業所實現的收益納入收益表。其次,由于合并時兩種方法對凈資產按不同的價值入賬,因此,在合并以后的年度,按權益結合法所得的成本、費用比購買法小,收益則要大。可見,權益結合法下,收益較高,所有者權益較低,所有者權益回報率較高。而購買法下,收益較低,所有者權益較高,則所有者權益回報率較低。
權益結合法在我國的適用性分析
1、權益結合法存在的實踐基礎。從當前國內企業合并的手段看,大多數屬于換股合并,直接用現金支付的極為少見。如清華同方換股合并魯穎電子,拉開中國上市公司換股合并的序幕。青島雙星、TCL通訊等換股合并均采用了權益結合法。
2、權益結合法存在的理論基礎。在只有兩個企業實施的并購業務中一般都可以分得清誰是購買方,誰是被購方。但當出現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這類并購業務由兩個以上企業參與,它們的規模相當,幾乎分不清誰是購買方或控制者,這時使用權益結合法比較合適。
3、權益結合法存在的會計基礎。從會計實務上來說,權益結合法要比購買法簡便,易于操作和掌握,降低了會計核算的難度和工作量,從而有效降低了核算成本,能較好地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具體表現為:
(1)在權益結合法下,股權的聯合能夠突破現金支付能力的約束,而且合并雙方的賬面價值僅簡單相加,大大節省了合并成本。
(2)盡管各國對權益結合法的應用條件作了嚴格的規定,只要不符合權益結合法使用條件中的一項,就只能采用購買法。但尚無研究表明,權益結合法和購買法得出的合并后的財務報表,哪一個對投資者和債權人更有用。
(3)權益結合法的運用能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權益結合法的問題與對策
1、利潤操縱的問題,采用權益結合法造成利潤虛高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將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實現的凈利潤計入合并利潤表;二是通過將并入資產按公允價值變現創造收益。我國會計準則中已經要求將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實現的凈利潤在利潤表中單列一項反映,以防止企業操縱會計利潤,但對并入資產的處置卻沒有限制。如果能對主并企業處置并入資產行為的時間進行限制,將會從另一個角度防止企業利用合并進行利潤操縱。
2、準則雖然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但在企業合并中的會計處理,還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因此,可借鑒美國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做法,把股東股權的連續性、業務經營管理的連續性、合并規模的類似性作為應用權益結合法的標準限制條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主觀判斷,以提高可操作性。
3、很多高科技企業除了實體資產外,其資產價值更多體現在科研人員的技術、企業的專利權、商標等無形資產上。在高科技企業的合并中,如果按權益結合法處理企業合并,主并企業不需要支付任何代價就可使用這些高科技企業的無形資產,既可從中獲得可觀的利益,又不需要從中扣減或攤銷任何費用。因此,對于知識型企業的無形資產在企業合并中的估價應進行特殊的規定,以便充分體現企業的價值,并且有效防范企業的利潤操縱。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