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工傷認定機關到哪個部門認定?
國家公務員申請工傷由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1、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可以在1個月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公司不申請。那么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可以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各省的賠償標準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工傷職工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5、相關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工傷職工所在省的工傷保險條例。
單位和個人申請工傷鑒定須提供: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受傷害職工的身份證復印件;
3.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4.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及初次治療病歷復印件。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齊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齊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管是國家單位人位還是公司企業工作者只要發生了工傷,就全部都到當地的相關部門進行工傷認定, 是沒有區別對待的,我國是講究的人人平等,法治社會也講究的是證據,只要一旦診斷為工傷,那么自己所在的單位就要進行賠償。
個人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怎么辦
超過工傷認定期限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種類及勞動合同訂立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7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什么是老賴
2021-01-09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房屋拆遷公房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31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商鋪拆遷補償如何談個好價錢,談判技巧原則有哪些
2020-11-27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