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調解程序的規定
1、關于答辯期內調解的規定
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第一審、第二審和再審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辯期滿后、裁判作出前進行調解,在征得當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辯期滿前進行調解。律師應注意,在實踐中,特別是在審理離婚案件中,有些法院通常在答辯期為滿前向雙方當事人送達開庭通知,在開庭前組織調解。
2、主持或參與調解主體的規定
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結合《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請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或者與案件有一定聯系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和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社會經驗、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并有利于促成調解的個人協助調解工作。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前款規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案件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人民法院應予以確認。
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有些地區的法院在離婚案件中,設置了訴前調解程序,在立案之前,或在法院組織開庭之前,請一些具有相關資歷的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這對于促成和解協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應注意,以上人民調解員訴前調解程序是可以選擇的,而非必須的。因此,是否選擇以上調解程序,根據自身案情掌握。
律師還應注意的是,調解時,可能會有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親屬參加。若當事人認為需要不公開審理的,律師可向法院申請不公開調解,法院一般應當準許。
3、關于調解的方案與內容
調解與庭審不同,調解方案可由調解人員提出,也可由當事人自行提出,并且,調解方案內容可以超過訴訟請求。雙方當事人也可以約定一方不履行協議應當承擔責任,但不允許約定一方不履行協議,另一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對案件作出裁決的條款內容。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第十四條,當事人不能對訴訟費用如何承擔達成協議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決定當事人承擔訴訟費用的比例,并將決定計入。
4、調解書可以約定一方提供擔保或案外人同意為當事人提供擔保,法院可以在調解書中列明擔保人,并交調解書送交擔保人。
5、根據《關于調解工作的規定》第十三條的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后生效,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后,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協議附卷,并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請求制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可以持調解意向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更多有關離婚的法律咨詢可到律霸網離婚法律咨詢欄目咨詢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分置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5管轄權異議法院可以口頭裁定駁回嗎
2021-03-10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