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因病和非工傷死亡待遇規定是什么?
職工因病和非工傷死亡待遇規定是:
1、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2、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二、職工因公死亡待遇規定是什么?
職工因公死亡應發給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具體標準為:
1、喪葬補助金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準發給。
2、供養親屬撫恤金發給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死者的親屬。其標準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中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其他供養親屬每人每月按30%發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加發10%。撫恤金總額不得超過死者本人工資。當供養親屬喪失其供養條件時,不再享受該項撫恤金。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48個月至60個月的金額,具體標準為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致殘一級至四級而享受傷殘撫恤金期間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金額標準的50%發給。
上訴各項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傷殘撫恤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的一定比例每年調整一次。
三、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對工傷范圍作出了規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現實生活當中,職工如果是因為工作方面的原因所導致傷害或者是死亡的,他的賠償的費用是比較多的,但是如果非因為工作原因或者是因為疾病所導致的。所以也可以獲得一些賠償,但是賠償的費用是比較少的,包括有喪葬費用的。
最新非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非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參加公司組織的活動受傷,是否認定為工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