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在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如果賠償?
職工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那么寫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且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還可以到就業局申請失業金。
1、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合同期內,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期滿之日既可自離。
2、合同期滿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除非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
3、合同期內,公司無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該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
1、用人單位當然解除
(一) 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二)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三)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四) 用人單位破產、解散或者被撤銷的;
2、用人單位通知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除按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外,還應當給予不低于勞動者本人六個月工資收入的醫療補助費。
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是需要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同時也要在勞動合同中寫明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工作薪資等信息,如果在合同期限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后,是需要用人單位支付一定的經濟賠償金,具體的金額會根據勞動者的工作年限來確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