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原告楊某與被告劉某某經人介紹登記結婚,結婚時間較短且未生育子女。婚后雙方因家務瑣事經常發生矛盾,難以共同生活,楊某兩次向法院起訴離婚,劉某某表示同意離婚。婚前,劉某某購買了商品房一套,別克凱越轎車一輛。婚后二人簽訂了一份“保婚”協議,約定上述房子和車輛為夫妻共同財產,并注明若楊某提出離婚,協議無效。協議簽訂一年后,楊某起訴離婚,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二)裁判結果
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準予雙方離婚。訴訟雙方約定涉案房產、車輛為共同財產,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應予支持。對楊某、劉某某婚后共同財產,法院依法予以分割。最后,法院判決:一、準予楊某與劉某某離婚;二、楊某在劉某某處的婚前個人財產新日電動車一輛歸楊某個人所有;楊某、劉某某婚后共同財產中的42寸**電視一臺、電視柜一個歸楊某所有,澳柯瑪冰箱一臺、餐桌一張帶四把椅子歸劉某某所有;三、楊某、劉某某婚后共同財產中位于濱州市的住房一套歸劉某某所有(剩余貸款16萬元左右由劉某某償還),劉某某給付楊某該項財產分割款60000元;婚后共同財產中的別克凱越轎車一輛歸楊某所有,楊某給付劉某某該項財產分割款22500元;折抵后,劉某某需支付楊某財產分割款37500元;以上過付事項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四、駁回楊某、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三)典型意義
這是一起涉及婚內財產協議效力的案件。當前,許多人在婚前婚內簽訂一紙“保婚”文書,而“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往往成為婚內財產協議中的恩愛信諾,以使得雙方打消離婚念頭,一心一意的經營好婚姻。但是,這些協議究竟有沒有效力。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共同所有。約定應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本案中的《協議書》由當事人雙方簽字認可,且有見證人簽字,協議書簽署后雙方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在劉某某無相反證據證實楊某存在欺詐、脅迫的情形時,《協議書》內容應視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法院應予支持。對于《協議書》所附“一方提出離婚,協議無效”的約定,因限制他人離婚自由,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而無效,其無效不影響協議書其他條款的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