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1、婚前不了解,婚后無感情。
婚前相互了解程度不夠大都是一上世紀初的婚姻家庭問題,現代離婚的原因之一仍然與婚前了解不夠有關并占有較大的比重。很多結婚者婚前相互了解不深,婚前雙方一般都能克制自己的缺點,使對方產生一種較為理想的性格感覺。當婚姻關系成為事實,有了孩子且家庭生活比較穩定以后,雙方或一方很快就會無顧忌地把婚前被勉強壓抑的缺點表現出來。當婚姻的新鮮感過去之后,一方或雙方就可能因對方的不良性格特點而感到失望,當一方的性格習慣給另一方造成傷害時,雙方必然會產生矛盾。當勸說和批評不產生作用時,就會用指責方式要求對方改正。如果一方或雙方不能正確對待另一方的要求時,就有可能使矛盾變成沖突,其中一部分家庭的矛盾就可能產生婚姻沖突,并導致一些婚姻關系的破裂。
2、因性格差異或瑣事吵架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人與人之間有性格差異,夫妻之間需要性格相融,這對于婚姻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性格不合者離婚,是我國離婚原因中的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現代青年人大都是獨生子女,爭強好勝、自私、冷漠、遇事愿意爭執、對個人利益看得較重等個性特點極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夫妻雙方如果都是這種個性品質,家庭矛盾就會日益突出,最終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是難免的。
3、因家庭經濟狀況變化或一方地位變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水平也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有人向好的水平發展,有的家庭向差的方向變化。這種經濟水平的變化在給許多家庭帶來相應沖擊的同時導致一部分婚姻家庭關系出現波動,并有可能使部分家庭解體。(1)家庭經濟狀況惡化容易使夫妻雙方精神緊張、生活壓力太,造成夫妻雙方或一方的情緒變壞而導致夫妻關系惡化甚至破裂。(2)富裕型家庭雙方或一方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富裕,也有可能導致夫妻關系惡變。(3)夫妻中一方地位變化而導致婚姻變異的情況也多有發生。(4)演藝界人員的婚姻關系穩定較差,這已經是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5)當女性經濟獨立以后,過去那種以丈夫為中心的家庭關系開始動搖,當女性要求在家庭關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可能要求掌握經濟權力的時候,男女雙方的經濟沖突和生活矛盾的發生率也隨之提高,離婚率也因此而逐漸增加。
4、因婆媳(翁-婿)關系不良或家庭成員矛盾導致夫妻關系惡化和感情破裂
男女結婚不僅成立了一個新的家庭,也會影響原有兩個家庭的穩定。婚姻雙方能不能正確處理對方原來的家庭關系,對自己的新家庭關系有著重要影響。由于我國數千年民族文化傳統的影響,現代婚姻家庭關系仍以男方家庭關系為主,于是婆媳關系、公媳關系,姑嫂關系、叔嫂關系的處理就會影響到夫妻關系。
我國城市的家庭多以獨生子女為主,獨生子女的家老人多孩子少。由于獨生子女對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不佳,往往會因為不會正確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而產生沖突和矛盾。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家庭關系中婆媳(翁-婿)有矛盾者約占80%,其中有矛盾沖突者約占50%,大約有30%左右的家庭婆媳(翁-婿)矛盾激烈,幾乎不相往來。由于相當多的青年人不會處理這種人際關系,當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產生之后,往往會涉及婚姻的穩定。
5、因一方有婚外情或第三者插足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否穩定,需要雙方的忠誠。然而市場經濟的發展,致使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帶有性色彩的文化娛樂場所公開營業,熱衷于婚外情或婚外同居、包二奶幾乎已經成為公開的社會現象。當夫妻關系的一方有了婚外情或因與異性保持某種關系的時候,家庭夫妻關系就會緊張,夫妻的一方對婚姻不滿的糾紛就會經常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離婚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
6、因性生活不和諧而離婚。
性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夫妻之間的性生活是否和諧關系到婚姻的質量和穩定。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較大,而人們的身體健康質量也不斷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夫妻的性生活出現了問題。在中國傳統文化習慣的影響下,人們對性問題不愿意找醫生或心理醫生治療,就有可能導致夫妻之間的性生活出現了障礙。而性功能障礙往往會因為時間原因、心理原因不斷加重,當性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而又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導致婚姻發生裂變。
7、因追求高質量婚姻而離婚
我國離婚人群的年齡從26歲開始呈上升趨勢,到36歲以后又開始呈下降趨勢,離婚高峰年齡是31歲到40歲。這表明,離婚率開始上升的婚齡是第四年,其高峰期是10-20年,結婚不足四年的離婚率較低,而婚齡超過20年的離婚率則極低。由于家庭負擔最重時期一般在結婚后的四、五年以后到二十年以前,這個階段是家庭矛盾最容易激化階段,也是離婚率較高的階段。如果夫妻關系能夠維持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后,夫妻雙方一般都能適應對方,都能用比較理智的方式解決家庭的矛盾。婚齡時間越長,夫妻的感情也就越牢固,離婚率在高婚齡段越降越低。
8、因家庭暴力而離婚。
在我國的婚姻家庭關系中,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侵犯和其它合權益被侵犯是最常見的侵權行為。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因家庭矛盾而被暴力侵犯無法忍受提出離婚的高達83%。許多男子受封建大丈夫主義的意識影響,把妻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屬和被統治的對象,而相當多的婦女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可這種被統治的關系,從而使夫妻關系實際上處在一種不平等狀態之下。婦女在家庭中的其它合法權益也經常被侵犯,很容易引起夫妻關系的變異。在家庭暴力的案件中,婦女的隱私權、性權利、健康權、社交權、休息權等在家庭中一般不受重視、也得不到尊重和保護。
現代社會的離婚原因還有很多,也就是說導致現代婚姻家庭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以上這些原因僅是其中一部分。
二、離婚引發的社會問題
1、子女教育問題
婚姻家庭解體后,多數未成年的孩子們都會產生擔憂感、不安全感、恐懼感。而離婚家庭的未成年孩子大都有一定的心理障礙,這些心理障礙的產生大都與父母離異之前的家庭沖突相關。在同樣的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中,離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患心理疾病。一個孩子的生長需要父母雙方的關愛,如果父母離異致使孩子失去了穩定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他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據有關部門調查:離異家庭的青少年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2倍以上,這說明:離婚所引發的單親子女教育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社會穩定。
2、離婚多以女方權利損害為結局,導致單親女性增多,單親女性再婚成功率較低。
目前我國離婚的最終結果大都以女方權利受到損害為結局。因為女方就在家庭利益分割方面處于不利地位,多數情況下以女方被迫接受不平等的條件結束婚姻。在女性主動離婚案件中,男方多數以不同意離婚作為經濟談判的砝碼,并利用自己對家庭的支配權及經濟上的控制權向女方提出一些顯失公平的或女方無法接受的苛刻條件,以迫使妻子放棄離婚訴訟請求或同意不平等條件。如果女方離婚意志堅定,她們往往會放棄自己大部分合法利益與男方協議離婚。在這種情況下,貧窮的獨身的母親就成為現代都市中一個現實的社會群體。
3、離婚引發社會治安案件增加,并有可能使部分家庭糾紛上升為刑事案件。
由于現代人的心理素質較差,多數人對婚姻的突然變故往往是難以接受的,就可能會以家庭暴力、非法拘禁、名譽損害等方式對待離婚問題。有的未成年孩子在發現父母突然離婚使自己無所依靠的時候也可能會采取離家出走或者參與一些違法行為。很多女性在離婚之后,由于撫養孩子壓力大,而自己又沒有條件找到穩定的工作以維持正常收入的時候,很多人則選擇性服務工作,從而造成了大量的社會治安問題。另外一些離婚案件雙方當事人矛盾比較激烈的時候,還可能引發一些刑事案件,如殺人、傷害、侵占財產等等。
三、如何降低日益增長的離婚率
離婚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沒有任何靈丹妙藥可以有效解決,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在某一層面上有所控制。
1、加強對婚姻關系的社會指導
目前我國對婚姻問題進行專門研究和指導的機構幾乎為零,大多數人認為離婚是個人的私事,屬于絕對的個人隱私,大都用閉鎖的心理判斷和處理自己的婚姻。國家有關部門應該認識到婚姻家庭問題與社會發展關系的重要性,應該開展對婚姻家庭的指導工作的研究和投入。由專業心理工作者成立專門的婚姻指導機構,對人們的婚姻關系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婚姻關系從一開始就是理智的,并且用理智的心態維持終生是非常重要的。
2、利用社會媒體廣泛宣傳正確的婚姻價值觀,以規范人們的婚姻行為。
正確的婚姻價值觀是忠誠與奉獻,夫妻之間的忠誠與相互奉獻是獲得真正愛情的源泉。現代社會復雜性和各種非主流文化對人們的負面影響極大,這就需要各類社會媒體正確宣傳婚姻價值觀。在全社會進行健康婚姻觀的宣傳,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家庭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婚姻關系的穩定與社會穩定的關系。讓人們自覺地維護正確的倫理道德,提倡夫妻忠誠觀念、家庭責任觀念。并應結合一些家庭關系與子女教育成長的案例,讓人們懂得對家庭、對夫妻感情忠誠的重要意義,從而為社會的穩定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
3、對離婚人員進行指導并加強社區輔導功能
對離婚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非常重要,離婚引發的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較多,如何處理離婚財產問題、子女教育撫養問題,以及離異者因病相互之間的撫養問題等等,都需要用一種公正和合法的心態進行解決。在實際離婚案件中,此類問題往往爭執較大甚至矛盾激化,需要社會指導部門對離婚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使他們能夠正確處理此類矛盾。對離婚后如何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應由離異的雙方共同承擔責任。通過社會輔導機構對離婚夫妻進行感情調解,讓正在準備離婚的夫妻共同參加活動,通過活動尋找過去的感情等,可以有效化解一些夫妻矛盾而減少離婚。
4、加大對婦女兒童的保護力度
加強保護婦女合法權益是正確處理婚姻關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應該讓全社會都能認識尊重和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重要性。應該通過法制宣傳教育讓全社會形成尊重婦女兒童的保護意識。因為婦女在家庭中被暴力傷害身體的同時,其精神上也受到極大傷害,司法機關在判決雙方離婚時,同時判決侵權方多承擔一些賠償性義務,可以在全社會產生警戒作用。婦女權益保護機構應發動社會有識之士和社會團體參與婦女合法權益的保護工作,使保護婦女合法權益及打擊家庭暴力侵犯婦女權益的行為能夠在全社會輿論監督下發揮最大的效益。司法部門應該加大對暴力侵犯婦女權益的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結合具體案例進行法制宣傳和教育,才有可能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婦女權益保護機關或團體應該主動介入法院審判離婚案件,對于婦女在離婚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權益損失向法院審判人員及時提出司法建議,必要時,由婦女權益保護機構幫助離婚婦女聘請律師參加訴訟,以保護婦女在離婚過程中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離婚現象將隨著社會的發展可能會在一個較長時期內還會繼續增長,這種情況的出現,表明我國傳統的封建主義家庭觀念正在受到強有力的沖擊,同時也表明人們運用法律武器解決自己的婚姻問題是歷史的進步。由于離婚導致的社會問題不斷出現,所以,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盡最大努力降低離婚率,有效解決因離婚而產生的各類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發展的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驗資戶的資金如何轉出
2021-03-09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