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2000年,陳先生與張女士經人介紹相識,并于2004年5月登記結婚,兩人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再婚前,李先生曾與徐女士簽訂了一份婚前協議書,約定雙方婚前各自的房屋和車輛歸各自所有。婚后,雙方由于在處理家庭問題上逐漸產生矛盾,以致夫妻感情越來越談漠。2009年5月,張女士曾向法院起訴離婚,后又和解撤訴。事后,雙方緊張的夫妻關系并未好轉,2010年1月,陳先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張女士離婚,在法官的調解下,陳先生與張女士解除了婚姻關系。
2010年10月,陳先生以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張女士向其借款2萬元至今未歸還為由提起訴訟,要求歸還借款,同時,在法庭上陳述,出借的2萬元錢是自己的婚前財產,應當歸還。并提交了借條、婚前協議書、民事調解書等證據。
針對陳先生的訴訟請求,張女士則辯稱,此借條確實是其所寫,當時借款是為了裝修其拆遷安置的房子。然而,此借款發生在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自己認為這筆借款是不用歸還的。
案例分析: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依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的的規定,盡管形式上為夫妻一方向另一方借款,但實際上所借款仍為夫妻共同財產。本案中,陳先生與張女士在婚前雖簽訂有婚前協議書,約定了婚前各自的房屋和車輛歸各自所有,但并沒有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處分,因此,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應按法定財產制,即夫妻共同財產處理。陳先生與張女士之間的借款發生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推定為借款來源于夫妻共同財產。
法院綜合考慮夫妻雙方生活收入狀況等因素,確定由張女士歸還陳先生1萬元。對陳先生要求張女士歸還借款2萬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難以支持。據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律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六條之規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強拆別人房屋什么罪
2020-12-29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