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李某(男)與王某(女)于1994年6月6日舉辦結婚儀式并共同生活,但一直未辦理婚姻登記手續。2006年3月,由于雙方性格不合等原因,王某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與李某解除婚姻關系。
評析
筆者認為,要正確處理本案,關鍵是如何認定事實婚姻關系。事實婚姻是相對于法律婚姻而言的,在我國,1980年的《婚姻法》對婚姻的無效或撤銷未作明文規定,2001年修訂后的《婚姻法》強化了程序上的結婚實質審查登記要件,即如果沒有辦理結婚登記,即使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多年,法律也不認可雙方的夫妻關系。但新修訂的《婚姻法》又同時增加了婚姻的補登記制度,該制度的設立為那些共同生活但未辦理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提供彌補的機會,使雙方關系能夠有效地得到法律的保護。隨后為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那些訴訟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且又堅持不辦理補登記手續的男女雙方的共同生活狀態應如何認定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5條作出了明確規定,即“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法律規定結婚的實質要件有三:男女雙方達到法律規定的結婚年齡男22周歲,女20周歲;雙方沒有法律禁止的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沒有法律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結合現行《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可以看出我國在一定的范圍內承認事實婚姻的合法性。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現認定為事實婚姻的截止時間是1994年2月1日,在此之前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法律給予應有的保護,而不問雙方共同生活時間的長短,也不論雙方共同生活初期或者某個階段中可能還不完全符合婚姻關系的實質要件等情況的存在,只要在1994年2月1日這一天之前具備了結婚的實質要件,都可以認定為事實婚姻。在1994年2月1日之后,如沒有辦理婚姻登記,則不再是事實婚姻,除非是男女補辦結婚登記,否則當事人之間基于婚姻而產生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就本案而言,法院認為李某與王某雖在舉行結婚儀式時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但舉行結婚儀式的時間顯然是在1994年2月1日以后,故不能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并告知雙方應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法院可以離婚案由處理該案;若仍未補辦結婚登記,當事人僅起訴要求解除雙方的同居關系,法院應裁定不予受理。當然如果當事人因同居期間的子女撫養、財產分割以及債權債務等產生糾紛,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還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2021-02-16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