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資格能否拋棄或轉讓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我國法律只規定了一般的監護人設立和喪失制度,沒有明確監護權的拋棄或轉讓的規定,要完善我國的監護制度,使之盡量少發生糾紛,應當明確這樣的拋棄或轉讓的限制。在資格問題上,由于法定監護突出的身份和法定因素,監護權利和義務的聯系上也更為緊密,所以,因法定監護而形成的監護權利的拋棄要比其他更為嚴格。指定監護和委托監護,由于不是直接以身份關系為基礎,因此權利拋棄和轉讓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當允許。
監護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監護權的變更在目前的實際生活中主要表現為這樣幾種情形:
(一)因委托監護而發生。
委托監護是指監護人委托他人代行監護的職責。委托監護是一種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是被監護人的監護人與受托人之間關于受托人為委托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的協議,須有監護人委托與受委托人接受委托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受托人得履行的監護職責決定于委托監護協議的內容。
(二)因約定監護而發生。約定監護是法定監護人之間確定監護人的協議。約定監護不同于委托監護,因為委托監護是監護人與非監護人之間確定非監護人代行監護職責的協議,而在約定監護中,依當事人之間的協議所確定的監護人對被監護人負監護人責任,其就是被監護人的監護人。在委托監護中,盡管委托人可以將監護職責全部委托給受托人,但即使在此情況下,受托人也不是監護人。也就是說,監護人不能依照委托監護的協議將監護人的資格轉讓給他人,他人也不能通過委托監護的協議來取得監護資格。因此,在委托監護中即使監護職責全部由受托人行使,監護人的監護資格也不喪失。
委托監護和約定監護的發生所產生的法律上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對監護責任的擔負。所以研究其中的關系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也具有實踐意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監護資格能不能拋棄或轉讓”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只規定了一般的監護人設立和喪失制度,沒有明確監護權的拋棄或轉讓的規定,這是法律上的不足之處。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