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孩子改姓需要什么手續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有權自己更改姓名,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須由監護人雙方協商決定。
那么,如果非要給孩子改姓,簡單來說需要兩個步驟。
首先,需要和孩子生父協商,并需要書面同意的證明材料。如果孩子滿10周歲,還需要爭取孩子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滿18歲,需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其次,需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的戶口本、離婚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辦理。戶籍辦理機構須要雙方的簽字后才能給孩子改姓更名的。否則,一方是無權給孩子改姓更名的,戶籍辦理機構不會辦理手續的。一方不同意,而另一方強行辦理,戶籍所要負法律責任的,另一方有權控告更名方和戶籍辦理機構的。
二、共同收養子女的法律規定
根據《收養法》規定,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1、什么是共同收養
共同收養,是指有配偶者收養子女,必須夫妻共同收養。由于收養子女,進行撫養教育,是已婚當事人夫妻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只有經夫妻雙方同意,收養才能成立。否則,一方要求收養子女,另一方不同意,如果允許單方收養,不僅對子女不利,也會影響夫妻關系和睦。因此我國收養法確立了夫妻共同收養的原則。這在收養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時尤為必要,以期能使夫妻和養子女全面發生父母子女關系。
2、共同收養的法律規定
共同收養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夫妻雙方不能通過協議來予以變更。如果夫妻一方希望收養子女,另一方雖不愿意收養子女但表示不反對他為單獨收養子女,該方亦不得單獨收養子女。但夫妻一方收養對方的子女,即繼父或繼母收養繼子女時,因對方與其子女間已有親子關系,故不必共同收養。
3、共同送養的情形
收養法規定生父母送子女時須共同送養,但生父母一方不明或查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的例外,另一方可以單方送養。但收養法并未明文規定夫妻一方查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另一方可以單方收養子女。正如生父母一方不明或查找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使得共同送養變得不可能一樣,如果夫妻一方查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則共同收養也變得不可能,在此情況下以不可能得到的共同收養為條件限制其進行收養明顯不公。因此,只要這種單方收養對養子女并無不利,應予以準許。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被人騙婚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03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