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監護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知識:確定監護權要考慮哪些因素
(1)行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離婚父母一方,必須就其個人品格、能力、職業狀況及其與子女間關系而言,能較好地照顧子女(尤其對年幼子女最好能親自照顧),促其身心健康發展。對物質條件與精神支持而言,更應強調對子女在心靈上、精神上的支持。
(2)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監護權行使的決定能使子女目前以及未來的教育、發展獲得一致性。因此,在父母雙方均與子女有良好關系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迄今為止大都與父母何方共同生活。
(3)兼顧考慮子女的意愿及子女的年齡、性別。必須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子女的意愿往往因其年齡及動機而有所不同,并且如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意愿有強烈的影響時,法院應對子女的意愿加以檢驗。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更約權
2021-02-07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