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監護人
被監護人是指中國法律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在侵權訴訟中,被監護人侵權訴訟是其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特殊之處在于不法加害行為的主體雖是被監護人,但其侵權行為的賠償責任卻一般由監護人承擔。在這類侵權訴訟中,監護人的訴訟地位如何界定。中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也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應將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一起列為侵權訴訟的被告;另一種觀點認為,僅列不法加害行為的實施者即被監護人為被告,而監護人則以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從訴訟結果來看,以上的兩種觀點在判決結果上似乎區別不大,因為一旦法院認定侵權事實成立,都會判令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然而,這樣的“殊途同歸”并不能掩蓋這兩種觀點之間的矛盾。
監護人的義務包括以下內容:首先,監護人的職責就是要保護被監護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撫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教育;在被監護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因此,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是監護人的法定義務和職責。其次,監護人有義務對子女進行管理和教育,并對其民事侵權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有義務配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教育;有義務配合學校對其未成年子女進行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有義務教育子女不單獨外出,不做有危險的活動,如游泳、滑冰、爬山等;有義務將子女的身體異常情況和不正常情緒通報學校,避免發生意外;有義務做好子女在脫離學校和家庭期間,如上學、放學路上和節假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義務檢查子女是否帶有可能造成他人危險或生命安全的物品;有義務教育子女遵守學校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培養他們從小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有義務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工作,制止、糾正子女可能會引發人身傷害的想法、做法和習慣。按照《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如果未成年人沒有父母或者父母喪失了監護能力,要依法明確其他有監護能力和監護系件的人承擔監護責任,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
小編提醒您,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如何處理
2021-01-26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