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什么是監護人呢?
監護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督保護人,代替或協助被監護人從事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教育、約束被監護人。
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其父母。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的生父、生母就是他(她)的監護人。如果未成年人依法被他人收養,則養父母或養父、養母為其監護人。如果父母都健在,則父母都是監護人,共同行使監護權。如一方去世或無監護能力,則另一方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規定,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都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包括一方死亡,另一方沒有監護能力),由下列入員中有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職責,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的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委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如果沒有近親屬等,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有哪些職責?
1、監護人負責養育被監護人、教育被監護人。
2、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維護被監護人的權利與合法利益。
3、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
4、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5、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2條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父母或者監護人有該等行為時,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消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另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2、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監護人職責有哪些”相關知識,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如果你遇到的情況較為復雜,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認定書全責,后面理賠怎么弄
2020-12-01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17怎么判斷是不是商業拆遷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