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節錄(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正,修正后自2008年4月1日起實施)
……第五十七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一百七十條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其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公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和根據。
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已提供鑒定結論的,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查。
第一百七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案件,應當由該公民的近親屬為代理人,但申請人除外。近親屬互相推諉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為代理人。該公民健康情況許可的,還應當詢問本人的意見。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申請有事實根據的,判決該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申請沒有事實根據的,應當判決予以駁回。
第一百七十三條人民法院根據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他的監護人的申請。證實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因已經消除的,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公民
(一)關于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問題
1.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自出生時開始。出生的時間以戶籍證明為準;沒有戶籍證明的,以醫院出具的出生證明為準。沒有醫院證明的,參照其他有關證明認定。
4.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進行的民事活動,是否與其精神健康狀態相適應,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狀態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行為后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方面認定。
5.精神病人(包括癡呆癥人)如果沒有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不知其行為后果的,可以認定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人;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或者比較重大的行為缺乏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并且不能預見其行為后果的,可以認定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過期怎么辦,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2021-02-01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交了土地出讓金的房子就可以買賣嗎
2021-02-10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拆遷房的房產證怎樣改名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