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立案后證據不足怎么辦
民事證據不足的,駁回訴訟請求。
在訴訟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第七十二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認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證據不足以反駁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
二、證據不足的認定方法
1、個別判斷,逐個審查。即要對案件的每一個證據的證據力和證明力加以確定,緊緊抓住判斷每一個證據的標準,也就是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這項標準,加以權衡,不符合標準的應視為證據不足;
2、運用比較、鑒別、分析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排除矛盾,凡是矛盾沒有得到排除,即可視為證據不足;
3、實物檢驗的方法,又稱實物驗證法則。按照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案件中所有的言詞證據,都要有實物證據驗證。
三、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1、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不相當的證言;
2、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3、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4、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
5、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規定,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而交換證據的時間應當確定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審理前這一段時間。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截止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立案后證據不足怎么處理
證據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證據不足不起訴適用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話騷擾構成民事糾紛嗎
2020-12-30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