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標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訴訟標的是民事訴訟中予以審理和判斷的的對象,簡單來講就是訴訟的對象,具體來說,訴訟標的的核心地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事人的攻擊和防御都圍繞著訴訟標的進行;其次,法院的判決是對訴訟標的的最終處理。最后,訴訟標的還是法院判定當事人是否重復起訴的根據。如果前訴的訴訟標的與后訴的訴訟標的相同,則當事人不得就該訴訟標的向法院再行起訴。
每一個訴訟案件至少有一個訴訟標的,但有的案件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訴訟標的。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3)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在訴訟活動中不可能沒有訴訟標的的,有的時候一場訴訟活動當中甚至都有可能存在多個訴訟標的。很多原告一直到審理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才第一次聽到訴訟標的這個法律詞匯,不過這也沒有什么,原告只要清楚的表述出了自己的訴訟請求就行了。
訴訟標的額如何計算
欠款糾紛起訴訴訟標的額
小額訴訟標的額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2021-02-23責令恢復原狀是行政強制執行嗎
2021-03-08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高速公路紅線內是否一定要拆遷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