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規(guī)定的沉默權是什么?
刑法中規(guī)定的沉默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訊問或出庭受審時,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權利。在西方各國的刑事訴訟中,大都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權,并且被認為是受刑事追訴者用以自衛(wèi)的最重要的一項訴訟權利。
下列各類案件,如果涉案的當事人在被警察拘捕后全部保持沉默,則案件很難偵破,更無法將犯罪者繩之以法:
【行賄、受賄案件】此類案件只是在雙方當事人之間極端秘密地進行的,收受錢款時只有二人在場,所謂“一對一”,可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果在案發(fā)后,行賄人和受賄人全都主張沉默權,一概閉口不講話,則根本不可能定案。
【雇傭殺人案】通常由主謀人(黑道中的行話稱“大老板”)通過中間人雇傭兇手去殺害某人。案發(fā)后,直接行兇的兇手較容易抓獲,中間人也容易牽出來,但涉及到“大老板”時,又成了類似于行賄案件中的“一對一”狀況。如果當事人保持沉默,則很難認定。
【毒品犯罪】買賣雙方自愿交易,在隱蔽場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通常意義上的“犯罪現(xiàn)場”,也沒有“被害人”,又是另一種“一對一”。如果不是當場查獲,事后發(fā)覺時,如果當事人保持沉默,也難以認定。
【流竄犯罪】有些負案在逃的重罪案犯,流竄全國各地,被拘捕后不講真實姓名,使偵查、起訴、審判都遇到困難。
【集團犯罪】數(shù)人共同作案,警察抓住其中若干人,另一些人在逃。如果被捕者都保持沉默,則逃犯的去向難以知曉,很可能繼續(xù)危害社會,且對被捕者也難以結案。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如爆炸案,警察抓住了準備施爆的嫌疑人,但不知炸彈放置于何處,假如疑犯保持沉默,則隨時有可能爆炸,危及眾多人的生命安全;再如綁架案或拐賣人口案,警察捕獲了犯罪嫌疑人,但卻未發(fā)現(xiàn)被害人,如果不能立即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疑犯在被訊問時不開口說話,則被害人面臨生命危險。
諸如此類的罪案,如果賦予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的權利,讓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回答警察的提問,那就無異于捆綁住了警察的手腳,其結果只能是庇護罪犯甚至是慫恿犯罪。事實上,在某些共同犯罪或牽連犯罪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對于揭露案件的起因、背景、實施過程及同案犯之間的關系,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可能是最關鍵的證據(jù)。如果已經(jīng)歸案的犯罪嫌疑人都保持沉默,案件的本來面目便無法查清,或者導致同案犯潛逃,使案件久偵難破,有的甚至會使本來可以制止的危害結果終于發(fā)生,造成大批無辜群眾的死傷。這些都是司法實踐中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可見,實行明示沉默權制度,不僅有礙于偵查,而且是對被害人與公眾的安全完全不負責任,顯然是一種使權利失衡的有害的做法。
當今世界上暴力犯罪、有組織犯罪、黑社會犯罪、毒品犯罪、官員腐敗的貪污賄賂犯罪等日益猖獗,我們在重視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的同時,更必須考慮如何加強對犯罪的控制能力。在刑事訴訟中,必須給偵查機關一些必要的權力與手段,使之能夠有效追究犯罪。
實行對嫌疑人訊問進行錄音、錄像制度。
刑法中在針對性的懲處犯罪的基礎上,對于罪犯的各種權利實際上已經(jīng)做出了盡可能的保護,如果罪犯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的辯解或者認為自己與這個案件沒有關系是可以不接受任何人的提問,這樣也是為了杜絕有些機關會為了讓案件解決而用話語來引誘罪犯的證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投毒者規(guī)定有哪些
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刑法中關于罰金的規(guī)定有哪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如何數(shù)罪并罰
2020-11-23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什么是專利優(yōu)先權
2021-02-05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婚前財產(chǎn)協(xié)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房屋的遺產(chǎn)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勞動合同的續(xù)訂的程序
2020-12-06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哺乳期內(nèi)被調(diào)崗
2021-01-2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2-12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固定資產(chǎn)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xù)包括哪些
2020-12-05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如何厘訂出口產(chǎn)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征地程序兩公告,一登記制度是什么
2021-03-10拆遷凍結的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