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起訴的費用誰來承擔
根據現行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案件受理費由敗訴的當事人負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
共同訴訟當事人敗訴,由人民法院根據他們各自對訴訟標的利害關系,決定各自應負擔的金額。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裁判作了改變的,除了應當明確當事人對第二審訴訟費用的負擔外,還應當相應地變更第一審人民法院對訴訟費用負擔的決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案件,無論上訴人是一審中的勝訴方還是敗訴方,上訴案件的受理費均由上訴人負擔,雙方都提出上訴的,由雙方分擔。
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的案件,訴訟費用的負擔,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其他訴訟費用,一般由要求進行該項訴訟行為的人負擔。例如,鑒定費以及鑒定人在人民法院決定日期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等由要求進行鑒定的當事人負擔。
二、訴訟費的退還
根據《交納辦法》,訴訟費用的交納和退還按以下的規定:
案件受理費由原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上訴人預交。被告提起反訴,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由被告預交。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可以不預交案件受理費。
申請費由申請人預交。但是,《交納辦法》第10條第1、6項規定的申請費不由申請人預交,執行申請費執行后交納,破產申請費清算后交納。
《交納辦法》第11條規定的費用,待實際發生后交納。
當事人在訴訟中變更訴訟請求數額,案件受理費依照下列規定處理:
1.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數額的,按照增加后的訴訟請求數額計算補交。
2.當事人在法庭調查終結前提出減少訴訟請求數額的,按照減少后的訴訟請求數額計算退還。
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納訴訟費用通知次日起7日內交納案件受理費;反訴案件由提起反訴的當事人自提起反訴次日起7日內交納案件受理費。
上訴案件的案件受理費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雙方當事人都提起上訴的,分別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在7日內預交。
申請費由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或者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預交。
當事人逾期不交納訴訟費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請,或者申請司法救助未獲批準,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內仍未交納訴訟費用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依照《交納辦法》第9條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再審案件,由申請再審的當事人預交。雙方當事人都申請再審的,分別預交。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36~39條規定移送、移交的案件,原受理人民法院應當將當事人預交的訴訟費用隨案移交接收案件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并將案件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的,當事人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予以退還;移送后民事案件需要繼續審理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不予退還。
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案件,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申請費不予退還。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原因消除,恢復訴訟、執行的,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申請費。
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將案件發回重審的,應當退還上訴人已交納的第二審案件受理費。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退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37條規定終結訴訟的案件,依照《交納辦法》規定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不予退還。
訴訟是解決民事糾紛比較好的一種方式,不過需要當事人依法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才行,否則不會啟動訴訟程序。而此時提起民事訴訟的一方往往就會被要求交納訴訟費。當然,此時雖然交納的是原告,但最終承擔這個費用的并不一定就是原告。
民事起訴狀應當寫明哪些內容?
民事訴訟起訴條件有哪些
民事糾紛去法院起訴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偷拍別人會被怎么處罰
2021-01-04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辦理土地轉讓有哪些程序
2021-03-05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