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3年8月3日,張某妻子懷孕七個多月了,但張某卻因一場交通事故嚴重受傷。張某的傷情經鑒定構成三級傷殘,于是,張某將事故對方和保險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賠償損失。訴訟中,張某妻子所懷的孩子呱呱落地,張某主張賠償費中應包括這剛出生的孩子的撫養費,保險方和致害方對此主張不予認可。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公民的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侵權行為發生時腹中胎兒不具有公民資格,無權利能力,不屬于張某的實際被撫養人,不能獲得賠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侵權行為發生時胎兒雖未出生,但已經事實存在于母體,在訴訟時效內胎兒出生并存活,應屬張某的被撫養人,侵權行為造成了張某的子女出生后被撫養的損害,應當獲得賠償。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一、《民法通則》第9條規定公民從出生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但是,《繼承法》設立了特殊保護制度,其中第28條明確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二、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規定:被撫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但是,該規定并未明確界定被撫養人是否限于“侵權行為發生時受害人實際撫養”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
本案中,張某的孩子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已孕育于母親腹中,作為胚胎活體已客觀存在,其出生是必然,出生后若存活,其父母也必然將承擔法定被撫養人的撫養費用,而張某在交通事故中嚴重傷殘,張某的被撫養人撫養費損害也成為必然發生的客觀事實。因此,張某在侵權行為發生前孕育、侵權行為發生后出生的孩子,應納入賠償范圍,給予特殊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三維商標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
2021-01-07勞動仲裁開庭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2-07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商號可以質押嗎
2021-01-30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