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精神病患者能撫養小孩嗎
精神病人本身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不能做監護人的。
根據《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
我國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應當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年滿18周歲,18周歲是我國公民成年的界限.對于年滿16周歲而不滿18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法律將之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2條還對"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認定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精神狀況健康正常.公民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范和社會生活共同規則,理智地實施民事行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從事行為的人,即使年滿18周歲,也不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雙方協議孩子撫養權歸屬,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原則是以孩子最大利益出發。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通知: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以上內容由律霸網為您整理所得。綜上所述,精神病人本身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不能撫養小孩的。但可以與男方協商。律霸網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另外,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團隊,我們熱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轉讓土地使用手續審批程序是什么
2020-12-10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土地流轉和承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