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證人出庭作證權利義務是怎么規定的?
1、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時有權要求配備翻譯人員,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2、對于公安機關及其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或者進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3、因在訴訟中作證,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公安機關請求對本人或其近親屬予以保護。
4、有權核對詢問筆錄。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有權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經核對無誤后,應當在詢問筆錄上逐頁簽名、捺指印。有權自行書寫親筆證詞。
5、未滿18周歲的證人在接受詢問時有權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6、知道案件情況的有作證的義務。
7、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刑事案件中作偽證的處罰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五條 【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證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1、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在訴訟角色上,了解案情的人(如法官、檢察官、公安機關、鑒定人等)應當優先履行證人義務。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但是,雖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如果能夠辨別是非并能夠將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準確表達出來,如盲人講述所聽到的情況,聾、啞人講述所看到的情況等,依法也可以作為證人。對于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作證本身就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義務,但是在證人出庭作證之后,司法機關也有義務保護好證人的人身安全。只不過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當然不可能只憑借證人的證言就對嫌疑人定罪的,證言也屬于口供,證據跟口供沖突的,一般以其他證據為準。
刑事訴訟法見證人的范圍有哪些?
民事訴訟證人不出庭不利后果是什么?
偵查機關詢問證人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什么是老賴
2021-01-09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