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證人拒絕出庭作證受處罰嗎?
民事證人拒絕出庭作證受處罰,根據法律規定證人沒有拒絕作證權,
(一)對拒不出庭作證的證人采取相應的法律制裁。
(二)對證人實行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
(三)對證人出庭作證所導致的經濟損失要給予補償。
具體補償項目包括:誤工費;交通費;外地證人的住宿費、伙食補助費;無固定工資收入人的勞動收入損失。至于具體的計算訴訟法,各地可以參照本地區一般國家工作人員的出差標準,也可以根據本地區的生活水平制定專門標準。
(四)對公民加強法制及素質教育,提高其出庭作證的自覺性。
不能不承認,近些年來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有所增強,但于先進國家相比,還是落后的。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國家的今天,普及法律知識便顯得更加重要。要使公民懂得,依法出庭作證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更是公民的一項義不容辭的義務。以此提高公民出庭作證的自覺性。
同時,要大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正氣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風范,為證人提供一個良好、寬松的社會環境。
二、證人拒絕出庭該怎么辦
(一)申請法院進行證據保全。
對證人的證言可以申請證據保全。對于證據保全的申請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駁回,法院有權要求申請人提供擔保,被保全人對該裁定也有權異議,但該異議不影響裁定的執行。
“證據規則”規定,人民法院保全證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查封、扣押、拍照、錄音、錄像、復制、鑒定、勘驗、制作筆錄等方法。可見,保全證據是允許對證人證言采取制作筆錄的方法的,也就是說法律上可行。且由于是法院的筆錄,公信力相對較高,不用傳喚證人出庭作證,較好地解決了證人拒絕出庭作證使申請人失權的問題。
(二)申請公證證明。
目前我國立法層次太低,主要是國務院的規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規章。民事訴訟法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現實生活當中,大多數的人員對于證人這個問題還是非常的敏感的,畢竟證人必須要出庭作證,他必須要將自己親眼所看到的一些事實告訴法官,這樣才有利于法官做出一個合理的公正的判決,如果拒絕出庭的話,法院有權利采取一些強制性的制裁措施。
做保證人有什么風險
口頭遺囑見證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刑事訴訟法詢問證人條款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2020-12-21如何起訴?
2020-12-23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資產評估公司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7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