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民事訴訟中父母更是未成年人理所當然的法定代理人,但若父母未履行撫養未成年人的法定義務,未成年人又該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近日,永州市零陵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獨特的撫養費糾紛案件,判決小敏的父親每月支付小敏撫養費500元,并承擔小敏的教育費與醫療費。
小敏的父母在其9歲的時候離婚,離婚時父母約定由父親撫養小敏,并承擔小敏的一切撫養費用,此后小敏的父親外出工作,小敏便由家中祖母負責撫養,但自2014年10月份以來,在外工作的父親不再支付小敏的撫養費用,無力撫養的祖母無奈之下只能以小敏為原告,自己為原告法定代理人,小敏父親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追討撫養費。
法院審理后認為,父母對于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本案中,被告與原告母親離婚后,自愿承擔原告的撫養義務,現原告尚未年滿十八周歲,被告理應繼續給付原告撫養費。關于撫養費數額的問題。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生活費方面,根據原告的實際需要、被告的負擔能力及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法院酌定由被告每月支付原告生活費500元。教育費、醫療費方面,目前原告在永州市某中學就讀,必然將發生教育費用,該部分費用以實際發生為準由被告承擔。
【法官說法】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一般而言,未成年的父母應當作為法定代理人為其代理民事活動,但在本案中,小敏的父親應當履行撫養小敏的法定義務,但其怠于履行,小敏為維護自身權益起訴至法院,小敏的父親作為被告顯然不能再作為小敏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對于這種情況,《民法通則》第十六條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可以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本案中,小敏的父親拒絕支付撫養費,小敏的祖母基于特定的身份關系,又是目前實際撫養小敏的人,因此其作為小敏的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也是出于對原、被告雙方利益的平衡,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