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民事訴訟中,能作為證據的有物證、當事人的陳述,影音資料、證人證言,而相對于其他幾項相比,證人證言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因為法律規定,能作為證人在法庭上提供證言的人,必須與此其案件沒有任何利害關系,像原告或被告的親屬,代理人均無法成為證人,那么證人的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對證人的要求
1.法律規定,如果證人是因生活壓力導致精神上出現問題的人,年齡太小,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人,不能正確表達或陳述案發當時情況的人,智力有問題的人,這些人無法成為證人提供證言,因為其精神狀態或者思想方式對于案發時發生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分不清是非的情況,其證言不具備真實可靠性。
2.法律規定,證人不限制性別,年齡,社會地位,個人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民族等,只要證人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知道案件的具體情況,能夠清楚明白的向法官和其他人表達出來,那么其證言是有效的。
3.為確定證人提供證言的真實性,一般情況下需要在法庭上當事人會對證人提供證言進行反駁或質詢,所有證人需要出庭,不過如若遇到極其特殊的情況。
(二)證言效力的確認
對于證人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官會根據證人對客觀事實的陳述和與當事人的質詢進行判斷。
1.如若在法庭上一方當事人提供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證人對案件情況進行客觀陳述,無任何證人主觀猜測,并且這些證人與此起案件不會產生利害關系,而且對方無證據證明證人證言無效時,該證人的證言具備法律效力。
2.一方當事人提供了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證人對案件進行客觀陳述,然而對方有證據證明證人的陳述不正確,則該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3.一則案件存在多名證人,但證人們的陳述存在矛盾,這時法院沒有能力查清證人證言真假的情況下,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4.證人出庭提供證言作證,但對方提交出證據證明該證人在此起案件中有利可圖的,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5.證人第一次出庭提供了一份證言,但第二次出庭時卻又推翻了其證言,如果證人沒有證據證明第二次證言才是案件的真實情況陳述,則法院要按照其第一次證言進行判斷。
綜上所述,證人只要不對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對案件進行客觀的陳述,并且對方在法庭上沒有證據證明證言是假的,則證言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對方有證據證明證言存在問題或證人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則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證人證言作假怎么辦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調解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2021-02-27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農村承包荒山的價格是多少
2020-11-21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被拆遷業主交付還建房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