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民事訴訟中,能作為證據的有物證、當事人的陳述,影音資料、證人證言,而相對于其他幾項相比,證人證言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因為法律規定,能作為證人在法庭上提供證言的人,必須與此其案件沒有任何利害關系,像原告或被告的親屬,代理人均無法成為證人,那么證人的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對證人的要求
1.法律規定,如果證人是因生活壓力導致精神上出現問題的人,年齡太小,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人,不能正確表達或陳述案發當時情況的人,智力有問題的人,這些人無法成為證人提供證言,因為其精神狀態或者思想方式對于案發時發生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分不清是非的情況,其證言不具備真實可靠性。
2.法律規定,證人不限制性別,年齡,社會地位,個人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民族等,只要證人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知道案件的具體情況,能夠清楚明白的向法官和其他人表達出來,那么其證言是有效的。
3.為確定證人提供證言的真實性,一般情況下需要在法庭上當事人會對證人提供證言進行反駁或質詢,所有證人需要出庭,不過如若遇到極其特殊的情況。
(二)證言效力的確認
對于證人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官會根據證人對客觀事實的陳述和與當事人的質詢進行判斷。
1.如若在法庭上一方當事人提供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證人對案件情況進行客觀陳述,無任何證人主觀猜測,并且這些證人與此起案件不會產生利害關系,而且對方無證據證明證人證言無效時,該證人的證言具備法律效力。
2.一方當事人提供了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證人對案件進行客觀陳述,然而對方有證據證明證人的陳述不正確,則該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3.一則案件存在多名證人,但證人們的陳述存在矛盾,這時法院沒有能力查清證人證言真假的情況下,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4.證人出庭提供證言作證,但對方提交出證據證明該證人在此起案件中有利可圖的,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5.證人第一次出庭提供了一份證言,但第二次出庭時卻又推翻了其證言,如果證人沒有證據證明第二次證言才是案件的真實情況陳述,則法院要按照其第一次證言進行判斷。
綜上所述,證人只要不對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對案件進行客觀的陳述,并且對方在法庭上沒有證據證明證言是假的,則證言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對方有證據證明證言存在問題或證人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則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證人證言作假怎么辦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行使留置權需要寫申請書嗎
2021-03-26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