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松山湖律師 精河縣律師 普洱律師 洪江市律師 嵊泗縣律師 平南縣律師 武寧縣律師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證據起到的作用不可謂不大。法庭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一般會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決。證據種類繁多,凡是可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都可以稱之為證據,其中就包括了當事人陳述。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當事人陳述 證據的法律效力如何。
一、什么是當事人陳述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向法院說明案件的事實經過,提出證據和分析證據,提出適用法律的意見,以及同意或者反駁對方提出的事實和主張,都稱為當事人的陳述。
二、當事人陳述的法律效力如何?
從證據意義上講,當事人陳述是指訴訟當事人就他們所悉知、理解和記憶的有關案件的事實情況,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當事人基于訴訟利益而參加訴訟,向人民法院作出有關案件情況的陳述,屬于民事訴訟證據的一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已明確規定。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并不是當事人的任何陳述都是證據,都能起證據作用。換句話說,只有當事人關于案件事實的陳述才屬民事訴訟中的確定案件事實的證據。有關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的說明和案件處理方式的意見,對證據的質辯意見以及對事實的法律評斷和法律適用的意見,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五)規定的“當事人陳述”作為證據的范疇。
當事人陳述作為證據種類之一,從應然的意義上講,比任何其他證據形式都更能反映案件真實情況,具有更大的證明價值;但是從實然的意義上講,我們又不能忽視當事人陳述的虛假的一面,不可輕信以免被其誤導,造成錯判。因此,法律又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是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陳述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是僅憑當事人陳述式無法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這樣勢必影響公正的處理案件,必須有其他證據一起形成證據鏈條,才能認定案件事實。
當事的陳述是由案件的當事人在法庭上陳述案件的事實,雖然說它可以作為證據,也能對案件起到證明作用,但法庭同時會考慮到當事的人原被告立場,對當事人陳述不會武斷的予以肯定,法庭會結合該案件中的其他證據對事實予以認定,作出最終裁決。
電話錄音可不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偷錄音可以作為證據嗎
財產損害賠償的證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學生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2021-03-23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