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中,收集到的證據必須要滿足法律規(guī)定的證據三性,否則的話辛苦收集的證據就不會被法院采納,那么也就不能提供相應的證明。那到底民事訴訟證據的三性是什么?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民事訴訟證據的“三性”是指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證據的“三性”看似簡單,實際上真正的理解適用是非常復雜的,在法庭上對證據質證主要是圍繞 “三性”進行,最終,法院也通過對證據的“三性”進行審查而決定是否采納。通常,民事訴訟是當事人的利益沖突、心態(tài)對抗的一種法律形式,而民事證據在訴訟中起著推動或制約訴訟發(fā)展的作用,它既是訴訟開始的基礎,也是訴訟繼續(xù)進行的推進器,還是引導訴訟走向終結的決定性元素。或者可以說,民事訴訟實質是雙方證據的對抗過程,可見,民事證據在民事訴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固而民事證據的審查與判斷是司法裁判的基礎和依據,也是保障民事案件審判質量、促進司法公正的“生命線”。筆者結合自己在審判實踐中的體會,略談對民事訴訟證據“三性”的理解,以期望對審判實踐有所裨益。
1、真實性是指一份證據本身形成過程是客觀真實的,不是出具證據的一方有意偽造的,同時其中的內容是能客觀反映待證事實的。有時,一份證據雖然不是一方當事人偽造的,但其中的內容卻是不能客觀反映待證事實的,同樣不具有真實性,即真實性包括形式上的真實和實質上的真實兩個方面,兩者出現不一致時,形式上的真實必須服從實質上的真實,質證時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否則,該證據就不具有真實性。例如:一份合同,該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簽訂的,但該合同雙方所指的標的物是不一致的,如甲方要買100噸米,乙方表示出售100水泥,雖然這份合同是雙方所簽,具有形式上的真實,但內容不是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這份證據本身的形成過程雖然是客觀真實的,不是偽造的,具有形式上的真實性,但因其內容不具有真實性,而不具有實質上的真實性,不能證明雙方就買賣100噸大米達成合意這一待證事實。因此,該份證據是不具有真實性的。
2、證據的合法性是指:
(1)該證據符合證據的法定形式,民事訴訟證據有七種法定形式,凡不符合這七種法定形式的都不具有合法性;
(2)該證據符合形式上的要件。譬如,一份單位所簽合同,必須蓋有單位印章,一份單位證明必須具有單位印章和單位負責人簽名,證人必須具有作證能力和證人資格等。
(3)證據的來源合法,包括出具證據的主體是否適格,取證程序是否合法等。
主要表現在:出具證據主體是否具有相應的職責,譬如,一份村委會的證明,證明某某喪失大部分勞動能力,因出具該證據的主體沒有認定某某是否喪失勞動能力的資質而不具有合法性。再譬如,一份沒有相應鑒定資質的單位出具的鑒定書,因出具該鑒定書的單位沒有相應的鑒定資質而不具有合法性。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所收集的證據,因取證程序不合法而不具有合法性。各種不同的證據具有不同的法定形式、形式上的要件、合法來源,在庭審時質證應注意。
3、證據的關聯(lián)性是指證據與待證事實之間必須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筆者認為依據聯(lián)系的緊密程度,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在庭審時,有些當事人對證據質證時講這份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應該講該證據與舉證一方(原告或被告、第三人)待證事實之間沒有關聯(lián)性。每一個案件,都有需要證明的待證事實,待證事實因案件而異甚至因案件處于不同的訴訟階段而不同。只有一方所舉證據來證明不屬于本案應證明的待證事實,才可以講,該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例如,一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如果賣方為原告,原告的訴訟訴求要得到法院支持的話,必須對如下待證事實提供證據:
(1)原告具有本案合格的訴訟主體;
(2)雙方于某年某月某日就某標的物達成買賣協(xié)議。
(3)原告按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交付了符合合同約定的標的物。
(4)被告已經按合同約定到付款期限。
需要說明的是同一份證據可以證明不同的待證事實,幾份不同的證據可以證明同一待證事實。
法官審查判斷證據的標準是指法官運用規(guī)則對當事人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的結果所涉及的與待證事實有關聯(lián)的證據材料加以審查認定,確認證據的可采性及證據證明力的大小與強弱并據此作出裁判的標準。證據判斷標準是法官認定證據材料能否作為定案根據時所必須遵循的依據。我國《證據規(guī)定》第65、66、 67、68 等十余條規(guī)定,確立了我國法官審查判斷的證據的標準。對證據的審查判斷包括對證據能力與證明力的審查判斷。證明能力是指某項證據材料可以提交法庭進行法庭調查所應當具備的資格,因此又稱“證據資格”、“證據的適格性”。而證據力,又稱“證明力”、“證明價值”,是指法庭調查所得證據資料具有的對要證事實具有的積極價值。具體而言,即審理事實的人依據證據事實,對于待證事實所置信其真?zhèn)巍⒊煞竦牧α亢统潭取Q言之,證據的證明力,是指證明案情事實的能力或指證據對案件事實的證明的價值或功能。法官對于二者的認定,是通過對證據“三性”的審查判斷來實現的。只不過對于證據能力而言是個定性問題,其通過對“三性”有無的判斷來實現;證明力則有強弱大小之分,必須通過對客觀性和關聯(lián)性的程度判斷來實現。所有的證據在被確定為定案的根據之前都必須被證明是客觀真實的,具有可采性。而在理論上認為,法官對證據的認定與采信,實質上是對證據證明力大小與強弱的認定,是對證據力的價值的評估與判定。并且證據的證明力反映為證據的關聯(lián)性,只要此證據在邏輯上能一定程度地證明當事人所主張的待證事實,該證據就有證明力。法官的審查判斷過程,就是通過排除一些非法證據,確認證據力的大小強弱,對案件事實形成心證,并據以作出判決的過程。因此法官對證據能力的認定屬于對證據材料所進行的形式要件的認定,是一個定性認定;而法官對證據證明力的認定,屬于對證據所進行的實質要件的認定。二者的統(tǒng)一構成法官對證據進行認定與采信的完整內容。
實踐中,其實很多人并不清楚民事訴訟證據的三性具體指的是什么內容,從上文的介紹中我們知道主要就是合法性、真實性以及關聯(lián)性。要想證據被采納,那么就必須同時滿足這三個要求,否則的話將會給當事人造成不利的后果。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定的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怎么辦
2021-01-11實習協(xié)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嗎
2020-12-11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15法院可以凍結失業(yè)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