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怎樣的訴訟都離不開證據,當事人要想證明自己的主張,只有通過提供充足、有力的證據,才能獲得有利的判決。那么在行政訴訟中,具體的種類都包括了哪些呢?面律霸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行政訴訟證據的七大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本證和反證等。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1、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2、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3、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4、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5、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6、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我國三大訴訟都是需要證據的,然而在不同的訴訟中,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是不同的。這點還請各位多多注意,千萬不可以將三大訴訟的證據通用,這樣是不行的,并且也無法很好的證明自己的主張。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定有哪些內容
行政機關收集證據注意事項有哪些
行政訴訟管轄范圍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