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怎樣的訴訟都離不開證據,當事人要想證明自己的主張,只有通過提供充足、有力的證據,才能獲得有利的判決。那么在行政訴訟中,具體的種類都包括了哪些呢?面律霸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行政訴訟證據的七大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本證和反證等。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1、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2、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3、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4、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5、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6、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我國三大訴訟都是需要證據的,然而在不同的訴訟中,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是不同的。這點還請各位多多注意,千萬不可以將三大訴訟的證據通用,這樣是不行的,并且也無法很好的證明自己的主張。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定有哪些內容
行政機關收集證據注意事項有哪些
行政訴訟管轄范圍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多年居住的房子被拆遷方說是“違建”,拆除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17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拆遷安置房補償協議書是補償一套房產嗎
2020-12-17